繼《甄嬛傳》、《羋月傳》之后,近日熱播的《延禧攻略》,再次使得后宮爭斗劇的熱潮被掀起。說起“宮斗劇”,中醫藥無疑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次《延禧攻略》,中醫藥的“身影”也出現了多次,雖然劇中中醫藥說法或有常識性錯誤,但是不得不說這些宮斗劇的熱播也帶動了人們對中醫藥的認識。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如今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發展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熱潮也被掀起。為傳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我國要準確把握新時代中醫藥傳承發展的大勢和規律,找準制約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的關鍵問題,著力依法開展經典名方制劑研制、申報、注冊,著力開展經典名方制劑精工智造、產業化生產研究,著力開展經典名方制劑臨床應用創新研究,探索新時代中藥制劑精準傳承創新發展之路。
筆者獲悉,如今隨著政策的大力扶持,中醫藥現代化得到大力發展,很多中藥企在生產過程中都開始使用上了現代化的設備。如某企業,當您進入到他們在中藥液體生產車間,高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將參觀長廊與全封閉、全監控、全自動無人車間靜靜地隔離開來。車間內錯落有致的大型金屬生產機組有序地運轉著,配合完成提取、分離、純化、配料、洗瓶、灌裝、密封、檢測、裝盒、碼垛等等一系列生產線流程。
通過使用現代化的設備,中藥制藥生產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如該企業中固體制劑(片劑)年生產規模150億片;液體制劑生產線實現全過程自動化操作,年生產規模可達1億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器善事工乃精,利器善用工可精,利器智能工必精。業內表示,智能制造是中藥制劑實現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我國中藥產業發展迅猛,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藥材的質量控制、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制劑水平等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專家建議,產品質量是根本立足點,用不穩定的藥材生產出高質量產品,需要依靠科技創新。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和工業化融合將有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
如今我國正在積極實現中藥制藥生產過程智能化。如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聯合天士力、華潤醫藥等國內十余家中醫藥龍頭企業,共同啟動“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該行動將通過人工智能,高新制造,多行業跨界整合開展中藥先進制藥與信息化融合示范研究,建立中藥數字制藥、智能制藥的示范化生產線、車間、工廠;通過產學研用結合,推動中藥智能制造的標準化建設,建立中藥數字化車間集成標準和基于大數據的中藥制藥質量控制標準;以智造中藥行動推動中藥生產企業之間的互看、互學、互比,打造行業標桿企業,推行對標建設,提升行業制造水平。
與此同時,有專家指出,推動中藥智造發展,人才培養是一大重點任務。據悉,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將面向智能制藥的工程人才培養,結合高校與企業資源,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基地。以新工科建設推動新時代先進制藥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同時,以高級研修班、學術推廣會議等多種形式建立企業人才培訓機制。
《延禧攻略》火了,中醫藥產業也火了,但是制藥及設備行業在追劇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了中藥制藥工藝的提升。加強高端人才的培養,推動中藥智能制造發展,將是中藥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