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通過規范生產流程、完善加工設備,改善工作環境,山東濱州市碼頭鎮20多家饅頭作坊已經全部整改到位,改變了傳統加工環境衛生差、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面粉等原料任意堆放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
筆者了解到,該地為饅頭作坊設計出了合理的生產工藝流程,對生產環境、設備、工藝進行高標準改造,設有風淋室、原料間、加工制作間、汽蒸間等,并且要求經營者將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墻面pvc扣板、滅蚊滅蠅燈、擋鼠板等,逐一規范提升,杜絕食品安全隱患,保障饅頭生產加工安全。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人口規模不斷縮小,所帶來的主食消費正在由原來依靠家庭手工制作向大量依賴社會化供應轉變,就此傳統作坊已難以滿足市場對主食產品的量化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饅頭作坊朝著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饅頭加工需要經過和面、揉面、面團發酵、分割、成型、醒發、蒸制等多道工序,其中所用到設備包括和面機、分割設備、搓團機、成型機、蒸煮設備等。與手工制作相比,機械化作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量產,還保證了饅頭加工安全、衛生。
我們知道,有韌勁、有嚼勁的饅頭非常受市場的歡迎。除了選用高筋小麥面粉之外,還需要在和面、揉面環節下足功夫。據了解,諸城市企業推出的真空和面機是在真空狀態下模擬手工和面的原理,可以使面團中的面筋網絡快速形成,令蛋白組織結構均衡,也讓面的勁道遠遠優于其他設備的和面效果。與此同時,使用真空和面機可以省去揉面、壓面、醒面的時間,節省時間和人力,提高生產效率。
毋庸置疑,饅頭加工設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保證了產品的安全、衛生,但是不排除非正規的饅頭作坊違規添加甜蜜素,或者濫用添加劑,使得鋁的殘留量超標,影響饅頭的食用安全。為此,相關部門鼓勵饅頭作坊升級改造的同時,還要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監管檢測,全面保證饅頭的生產安全。
現行的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以及“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告2015年第1號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品種和使用范圍作出了嚴格規定,依規定添加的含鋁食品一般對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饅頭中鋁含量呢?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面制品中的添加劑改用無礬膨松劑、發酵型無鋁復合膨松劑、無鋁復合膨松劑等新型添加劑不僅可以降低食品中的鋁含量超標,還能優化面制品的質量和食用口感。另一方面利用先進的食品檢測儀器進行檢測,避免鋁含量超標,比如鋁離子檢測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器。
由此可見,饅頭作坊的升級改造,解決了傳統生產方式帶來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而相關面食機械、食品檢測儀器的應用不僅保證了饅頭勁道口感,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超限量使用鋁添加劑的行為,保證饅頭質量安全。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