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0日凌晨,OPPO在法國巴黎正式發布了旗艦機型OPPO Find X,這款超級旗艦以93.8%超高屏占比再次刷新了智能手機屏占比記錄,當然OPPO Find X的亮點不止有屏占比,還有許多黑科技,3D結構光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3D結構光技術首次在手機上運用是從去年蘋果iPhone X開始,iPhone X自發售以來用戶對Face ID的反饋多數都比較良好。而在安卓陣營,目前已經發布的僅有小米8透明探索版搭載3D結構光,不過目前依然未開賣。
3D結構光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相比傳統2D前置攝像頭來說,3D結構光能夠實現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解鎖體驗,3D結構光技術在3D人臉支付上能夠實現百萬分之一的識別精度,人臉識別維度達到了2048維,安全性是指紋識別的20倍。
3D結構光的面部解鎖功能可以達到人臉支付的級別,前兩天OPPO剛剛與螞蟻金服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為用戶打造完整的數字金融服務場景。Find X成為首款支持3D人臉支付的安卓手機。
OPPO的3D結構光跟其他3D結構光手機的不同之處在于,Find X是在沒有劉海的情況下做出3D結構光的,而像iPhone X和小米8都有劉海存在。OPPO Find X以正反無孔、超凡一體的全新形態亮相,O-Face 3D結構光的應用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
OPPO Find X采用名為“雙軌潛望結構”的攝像頭構造,OPPO將前后鏡頭及3D結構光等元器件集成在此結構上,不需要時用隱藏保持整體機身的純粹一體,需要時升起。在雙軌潛望結構中,不僅包含了2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以及1600萬像素+2000萬像素后置雙攝,OPPO還帶來了O-Face 3D結構光技術,通過結構光元器件在面部投射出15,000個識別點,即使是距離60cm遠,精度也能控制在±1mm范圍。
具體到結構光方案的實現原理,目前商用的結構光有兩種,iPhone X、OPPO Find X的方案是散斑結構光,其工作原理是,VCSEL激光器照射到Diffuser上,形成幾百個散點,再通過準直鏡頭將光束變為垂直光,準直鏡頭的光路設計較難。垂直光再打到DOE(衍射光學元件)上,衍射成上萬的散點。該方案較為成熟,結構相對復雜一些,但功耗較低。
小米8的結構光方案為編碼結構光,不需要采用DOE(衍射光學元件),鏡頭也只需要塑料投影鏡頭即可。具體工作原理為:Vcsel激光器均勻照射掩膜(Mask),由掩膜形成上萬個明暗相間的Pattern,再經過投影鏡頭投射出去,投射過程中要做反畸變的處理。其優勢在于結構簡單,但缺點在于功耗較大。
3D結構光技術目前在手機上最主要的用途是實現生物識別驗證,可以解鎖手機、完成支付驗證等,除此之外,得益于高通驍龍845 AI神經引擎以及O-Face 3D結構光技術,助力前置自拍實現人像光效,高達毫米級別的精度可以準確分析人物與背景,并通過預設的多種光效對人像進行智能立體打光,不僅拍得美,更要拍得藝術。
而在后置鏡頭方面,Find X后置采用1600W+2000W的AI雙攝組合,搭配OIS光學防抖。同時還有全新的人像模式,提供自然光、膠片光、影調光等多種光效。
蘋果的iPhone X還利用3D結構光技術來實現Animoji動態表情,趣味性十足。O-Face 3D結構光還為OPPO Find X帶來了Omoji 3D表情功能,可以將用戶形象制作成生動的卡通3D表情、專屬3D形象更可以生成視頻或Gif表情包,讓社交變得更有趣。
可以說3D結構光未來將會是許多旗艦手機的標配,3D結構光技術相比指紋識別更加安全,而且還能夠創造3D趣味表情,不過3D結構光技術以目前的技術一定會占據機身正面空間,導致手機有“劉海”,OPPO Find X的雙軌潛望結構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93.8%超過屏占比,在未來或許會有更多類似OPPO Find X這樣結構的手機出現。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