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Primera航空公司的首架A321neo
空客首次向美國維珍航空公司交付A321neo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目前窄體機市場的狀況,那就是“前所未有”。從來沒有如此多的制造商的不同機型投入或即將投入運營,過去幾年里,從來沒有達到如此高的需求和生產水平,雖然這種產量激增伴隨著嚴重的供應商問題。然而,盡管波音和空客的產品需求巨大,但這兩個市場主導者的未來戰略仍存在不確定性。
對于幾乎所有涉及成員來說,今年是經典的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NG大批量生產的最后一年,是轉折期,從明年開始,A320neo和737MAX將占主導地位。今年,龐巴迪C系列產品首次大規模投產,而且即將整合到空客的產品系統,預計年中將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與此同時,巴航工業已經交付了第一架E190-E2,希望它成為窄體低端市場的重要一員,更大型E195-E2計劃于明年投入運營。新的競爭對手正在為商業運營準備,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UAC)MS-21和中國商飛C919也正在進行飛行測試。
然而,這些事件并非憑空而來,過去8年中,世界運輸量幾乎每年都有7%的增長(除了20世紀60年代,噴氣飛機發展的頭幾年),愛德華·格林斯萊特在“航空公司監測”報告上寫道,“生產商不僅看到了對產品的強勁需求,航空公司的行為也仿佛證明最近的運輸數據是新常態。”格林斯萊特補充說,“實際上,需求雙方的制造商和運營商都在假設近期的情況將無限期地繼續下去。”他認為,這是錯誤的,因為需求下降的前景幾乎是毫無疑問的,唯一的問題是發生在什么時候。
但現在,似乎沒有人受到困擾。從運營商方面看,由于目前航空旅行需求的增長,運營商采購飛機的需求還在增長;制造商方面,今年和明年的交付量實際上低于行業需求,這種客觀情況造成制造商的產量未來一段時間還會保持增長。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