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空工業航宇在襄北試驗基地成功進行了兩發不利姿態補充彈射驗證試驗。該試驗的成功,再次展示了航宇新型火箭彈射座椅跨代的救生性能,增強了公司將該型座椅作為重點型號座椅研究平臺的信心。
在低空低速條件下且伴隨著大橫滾角、大下沉率等惡劣條件下,能否真正實現安全救生,是新一代彈射救生座椅設計亟需解決的難題。航宇某新型彈射座椅設計,通過多種關鍵技術的攻關,基本實現了低空低速且處于不利姿態彈射工況下的救生需求。為進一步摸清該座椅的救生性能或包線邊界,需要兩發不利姿態的試驗數據與仿真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為進一步優化彈射座椅的控制邏輯提供參考和依據。
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參試人員克服時間周期緊張等各種困難,完成了兩臺座椅試驗件的準備工作,并從進場聯試、包傘、裝彈、假人準備、稱重心、進艙等過程悉心準備,以嚴謹的工作確保了本次試驗的圓滿成功。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