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行業都還在為新能源車搖旗吶喊時,新能源車“一哥”比亞迪,卻因為補貼退坡、盈利能力下滑等原因,陷入利潤暴跌的漩渦。一季度利潤暴跌83%,預計上半年利潤繼續暴跌,短期來看,比亞迪似乎還難以掙脫開來。
曾經嘗遍了補貼甜頭的比亞迪,雖把利潤下滑的“鍋”甩給了補貼下滑,相比坐等補貼,車型老舊、盈利能力弱,是如今比亞迪不得不著手解決的問題,就連曾經讓比亞迪頗為自豪的動力電池,如今也被競爭對手寧德時代遠遠甩開,比亞迪的各條戰線上,危機四伏。
車型結構嚴重失衡
僅剩兩三款車“撐門面”
由于新一代秦、唐尚未上市,處于車型換擋期下比亞迪,目前在市場上競爭力較強的車型并不多。
今年4月,秦、e5和宋DM分別突破五千、四千和三千大關,延續此前表現,但準備換代的唐,銷量已跌至不足200輛,連續幾個月斷崖式下滑,銷量榜上,已不見曾月銷破三千的e6蹤影。但對于終端市場來說,這些車是否又真的流向了個人用戶呢?
南都記者日前走訪廣州多家比亞迪4S店了解到,秦和宋DM兩款插電混動車型,依舊是店內相對熱銷的新能源車型,除國補和地補加起來的3.3萬元,比亞迪官方也對插混車型進行一萬元降價,“買秦的客戶,很多是做網約車的,買宋DM的一般才是普通的家用車。”多家4S店的店員都向記者透露,購買純電動車的客戶極少,“畢竟純電動車有續航里程、充電樁限制?!弊咴L過程中,或許正處于上班日,記者在幾家店內停留大約20分鐘,均看不到上門顧客??紤]到秦、e5、e6的網約車以及采購屬性,其營業、公用的性質,往往大于“私家車”的屬性,因此,盡管享受補貼更多,但在4S店,幾乎看不到e5、e6兩款純電動車蹤影。
比如e6車型,主要滿足出租車市場,銷量起伏大,2017年12月,e6銷量高達3818輛,今年1月,銷量立馬跌至29輛,銷量在一個月內“瞬間蒸發”。南都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去年12月,深圳市西湖股份有限公司與比亞迪簽訂采購協議,從后者采購3191臺純電動e6,實際上,這部分新能源車是滿足了深圳市出租車行業的電動化需要,是典型的本地大規模采購,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單論新能源車型,比亞迪雖有秦、宋DM以及e5支撐著銷量,但真正能落到普通個人用戶,被買作家用車的,恐怕只有宋DM以及其他車型的部分份額。
傳統燃油車方面,去年只賣出24.5萬輛、同比大幅下跌25%的比亞迪,今年迎來一次小小的“逆襲”,原因是宋MAX銷量膨脹。今年3、4月份,該車銷量分別突破1.5萬輛和1.4萬輛。記者走訪4S店過程中,也看到宋MAX基本占據店里最好的位置。但除了宋MAX,比亞迪其他燃油車型都已出現嚴重下滑,銷量大幅跌至四千的F3,已是比亞迪銷量排名第二的燃油車,重塑輝煌可能性極小,曾算得上熱門自主SUV的宋燃油版,銷量同樣大不如前。
在全行業都還在為新能源車搖旗吶喊時,新能源車“一哥”比亞迪,卻因為補貼退坡、盈利能力下滑等原因,陷入利潤暴跌的漩渦。一季度利潤暴跌83%,預計上半年利潤繼續暴跌,短期來看,比亞迪似乎還難以掙脫開來。
曾經嘗遍了補貼甜頭的比亞迪,雖把利潤下滑的“鍋”甩給了補貼下滑,相比坐等補貼,車型老舊、盈利能力弱,是如今比亞迪不得不著手解決的問題,就連曾經讓比亞迪頗為自豪的動力電池,如今也被競爭對手寧德時代遠遠甩開,比亞迪的各條戰線上,危機四伏。
車型結構嚴重失衡
僅剩兩三款車“撐門面”
由于新一代秦、唐尚未上市,處于車型換擋期下比亞迪,目前在市場上競爭力較強的車型并不多。
今年4月,秦、e5和宋DM分別突破五千、四千和三千大關,延續此前表現,但準備換代的唐,銷量已跌至不足200輛,連續幾個月斷崖式下滑,銷量榜上,已不見曾月銷破三千的e6蹤影。但對于終端市場來說,這些車是否又真的流向了個人用戶呢?
南都記者日前走訪廣州多家比亞迪4S店了解到,秦和宋DM兩款插電混動車型,依舊是店內相對熱銷的新能源車型,除國補和地補加起來的3.3萬元,比亞迪官方也對插混車型進行一萬元降價,“買秦的客戶,很多是做網約車的,買宋DM的一般才是普通的家用車。”多家4S店的店員都向記者透露,購買純電動車的客戶極少,“畢竟純電動車有續航里程、充電樁限制。”走訪過程中,或許正處于上班日,記者在幾家店內停留大約20分鐘,均看不到上門顧客??紤]到秦、e5、e6的網約車以及采購屬性,其營業、公用的性質,往往大于“私家車”的屬性,因此,盡管享受補貼更多,但在4S店,幾乎看不到e5、e6兩款純電動車蹤影。
比如e6車型,主要滿足出租車市場,銷量起伏大,2017年12月,e6銷量高達3818輛,今年1月,銷量立馬跌至29輛,銷量在一個月內“瞬間蒸發”。南都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去年12月,深圳市西湖股份有限公司與比亞迪簽訂采購協議,從后者采購3191臺純電動e6,實際上,這部分新能源車是滿足了深圳市出租車行業的電動化需要,是典型的本地大規模采購,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單論新能源車型,比亞迪雖有秦、宋DM以及e5支撐著銷量,但真正能落到普通個人用戶,被買作家用車的,恐怕只有宋DM以及其他車型的部分份額。
傳統燃油車方面,去年只賣出24.5萬輛、同比大幅下跌25%的比亞迪,今年迎來一次小小的“逆襲”,原因是宋MAX銷量膨脹。今年3、4月份,該車銷量分別突破1.5萬輛和1.4萬輛。記者走訪4S店過程中,也看到宋MAX基本占據店里最好的位置。但除了宋MAX,比亞迪其他燃油車型都已出現嚴重下滑,銷量大幅跌至四千的F3,已是比亞迪銷量排名第二的燃油車,重塑輝煌可能性極小,曾算得上熱門自主SUV的宋燃油版,銷量同樣大不如前。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