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電網的定義
關于智能電網,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眾說紛紜”,各個領域的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智能電網的內涵,并且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入對其不斷細化。現摘錄幾種以窺一二。
“智能電網”是實現運行信息全景化、 數據傳輸網絡化、安全評估動態化、 調度決策精細化、 運行控制自動化、 機網協調最優化的電網,并確保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靈活協調、 優質高效、 經濟環保。
“智能電網”通常指將現代信息系統融入傳統能源網絡構成的新電網系統,從而使電網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可觀性,解決傳統電力系統能源利用率低、互動性差、安全穩定分析困難等問題,同時基于能量流的實時調控便于分布式新能源發電分布式儲能系統的接入和使用。
“智能電網”指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供電網絡,其中的每一個用戶和節點都得到實時監控,并保證從發電廠到用戶端電器之間的每一點上的電流和信息的雙向流動。智能電網通過廣泛應用的分布式智能和寬帶通信,以及自動控制系統的集成,能保證市場交易的實時進行和電網上各成員之間的無縫連接及實時互動。
“智能電網”首先是利用傳感器對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等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然后把獲得的數據通過網絡系統進行收集、整合;最后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挖掘,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優化管理。
由此可知,智能電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自愈和自適應(及時發現、快速診斷和消除故障隱患;在盡量少的人工干預下,快速隔離故障、自我恢復);電網安全穩定和可靠運行;設備利用率得到提高;實現發電與用電的互動;間歇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二)智能電網“智能”在何處
私以為智能電網的“智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實時調度及管理:實時對電網進行管理,進行積極主動的節能與增效;及時發現、診斷和消除故障隱患。雙向信息流:實現發電與用電的實時互動,從而可以進行發電與用電的綜合調度,提高設備利用率。新能源發電:新能源發電的智能接入。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