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數據港發布了《關于公司收到阿里巴巴需求意向函的公告》。公告稱,5月 14日,公司收到阿里巴巴關于在國內合建ZH13、 GH13、JN13、NW13、HB41數據中心的需求意向函。
文件中表示,本意向函項目為定制批發型數據中心經營模式中的終端客戶直銷模式,系公司既有經營模式,不涉及新業務模式。此次需求意向函涉及數據中心項目自開工之日起18個月內交付。但相關項目的開工日期并未確定,結算模式也未明確,“上述意向項目完成并投入運營后,在運營期限內,若采用結算模式一,數據中心服務費總金額約為人民幣40.44億元;若采用結算模式二,數據中心服務費總金額約為人民幣82.80 億元。”
對于項目的潛在風險,文件中也作了明確說明。關于項目經營風險,一方面項目合同服務周期長達10年,在項目運營期間可能面臨發生嚴重運營事故的風險,導致公司需要賠償并對后續合同期滿后進一步續約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未來國家或項目所在地政府針對數據中心服務行業可能提出更為嚴格的產業政策或技術要求,如果公司屆時無法滿足相關要求,也會對公司經營情況產生負面影響。
項目建設風險上,文件指出,相關項目開工日期目前尚未確定,根據公司歷史經驗,以往類似單體數據中心建設周期在12個月左右,因數據中心建設周期較長,且受項目所在地電力設備及其它配套資源的實施進度影響,公司可能存在無法按時完成項目竣工的情況;且項目竣工后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客戶驗收通過后方能交付,參照歷史項目經驗,項目驗收的時間進度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項目無法通過驗收將導致數據中心交付使用時間延后,或有可能影響公司當年經營業績。
據中國IDC圈記者了解,數據港與阿里巴巴的合作由來已久。截至2018年,數據港已為阿里巴巴的“雙11”、“雙12”活動提供了連續七年的運維保障服務。除此之外,從最初的340個機柜的單體數據中心開始,到后來的大型數據中心園區項目,雙方已合作8年之久。
2015年,雙方合建了數據港張北2A數據中心,2017年阿里巴巴向數據港提出HB33數據中心的增項需求意向函。
雙方作為老搭檔,此次合作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作為建設項目管理方,數據港將代阿里巴巴進行項目土建部分的施工建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相關的專用系統(含設備,例如柴油發電機組、冷卻系統、不間斷電源、機柜等)也將由數據港進行投資、建設和運營并持有產權,另外,數據港還將為阿里巴巴提供云數據中心托管服務。
近年來,全球IDC市場快速發展,而據中國IDC圈科智咨詢研究分析,美國、英國、日本三方市場已漸趨飽和,中國作為IDC市場內的一匹黑馬,已躍升為亞太地區的第二大戰場,開始迎來新一輪的風潮。對比目前中美的IDC市場情況,雙方市場體量比為1:5,但美國市場卻開始呈現整體增速減緩的趨勢,而中國成為一股年輕又新興的力量,更多云服務商和數據中心廠商或將入局,搶灘中國IDC市場。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