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樣的準備
用武鋼華工激光5kw CW CO2激光器,以45鋼鋼板為基材,對其進行淬火、合金化和熔覆的處理。根據GB/T699-1999標準,45鋼的成分見下表2-1。
淬火處理時,在45鋼鋼表面噴涂淬火涂料,以降低表面對激光的反射,提高能量的吸收率。合金化采用人工涂刷預引入合金粉末,涂刷涂料301和302,層厚100μm左右。熔覆采用人工預置粉料Ni60(Ni基粉末)和HGLC60(鐵基粉末),層厚200μm左右。將不同方法處理后的45鋼鋼板和一塊未處理的鋼板,線切割呈表面為20mm×10mm的長方體試樣。
二、浸泡實驗的方案設計
浸泡實驗中腐蝕溶液的成分見表2-3
(1)試樣預處理。將試樣用超聲波清洗后再在砂紙上打磨,初步出去試樣表面的油污和鐵銹。在無水乙醇中浸泡5min,取出用毛刷蘸取酒精刷洗處理表面,再用吹風機吹干,用游標卡尺精確測量試樣的長和寬,長寬各取三處測量,取三點的平均值。
(2)試樣表面的密封。將環氧樹脂膠按1:1的比例混合,放入DHG9146A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在100℃下保溫30min,待膠熔化后,將其均勻涂于試樣的未處理面,再將涂上密封膠的試樣放入恒溫箱中,在60℃下保溫180min,取出。密封膠已凝固,放置24h后用FA2004電子分析天平精確稱量試樣重量并記錄。
(3)浸泡腐蝕。將試樣垂直懸吊放入裝有腐蝕溶液的廣口瓶中,保存所有試樣處于同一液面高度,腐蝕表面不能相對,試樣間保持一定的間隔,將廣口瓶放入HH-42數顯恒溫攪拌循環水箱中在70℃下保溫。
(4)動態記錄試樣的重量改變。每隔一天將試樣取出,用毛刷刷洗腐蝕面,再在酒精中浸泡3分鐘,用吹風機吹干至恒重,用FA2004電子分析天平稱量記錄當時的重量。
三、腐蝕試驗結果
試樣質量隨時間的改變
用浸泡實驗對試樣進行全浸腐蝕240h,其重量的改變如圖所示。
從圖4-4中可以看到,六種試樣在腐蝕初期,重量改變都表現為先增后減,而后,只有熔覆的兩個試樣又出現了明顯的重量增加現象,而其他試樣的重量除合金化301在腐蝕了200h后稍有升高,都保持著降低的趨勢。
以腐蝕過程中金屬溶解量的多少作為腐蝕程度的評判標準,則實驗中六種試樣的腐蝕嚴重程度依次為:未處理>合金化302>淬火>合金化301>Ni60熔覆>HRC60熔覆。經過激光處理后的45鋼,均表現出了更好的抗腐蝕性。
Ni60和HGLC60兩種熔覆的試樣,在腐蝕了約90h后質量又增加,反應了熔覆試樣的自修復功能,此時試樣表面發生了再鈍化,被破壞的氧化膜在試樣與溶液的界面處重新生長好,起到保護作用。
說明所研發的鐵基粉末激光熔覆層硬度達到HRC60,且在油井介質中具有與鎳基合金相當的耐蝕性,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武漢武鋼華工激光大型裝備有限公司 莫衡陽 熊大輝 蔡菲菲 王喜 王愛華)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