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駕駛汽車這件事而言,視野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講,對于正前方之外的情況我們會依靠各種后視鏡甚至是輔助電子配置加以判斷,而現在日產汽車又發布了更先進的智能后視鏡系統(SmartRearviewMirror),結果是:它讓汽車后視鏡前所未有的清晰。
老掉牙的機械式內后視鏡,讓我們看到的很有限
我們熟悉的家用轎車通常會配置兩個外后視鏡和一個內后視鏡,而根據實際測量證明:它只能為駕駛員提供約52°的視野,而即便更換了大面積的后視鏡,通常也不會超過150°視野。也就是說:圍繞車身一周是360°,作為駕駛員,我們能準確看到的通常不足一半。這無疑是很多剮蹭事故的元兇。
好在,大部分汽車廠商都看到了視野和駕駛安全之間的問題,于是,傳統機械后視鏡的功能也就被前所未有的豐富起來。導航、方位、語音提示、甚至是來電號碼和影像都能在后視鏡上顯示(為加以區分,這里說的后視鏡指的是車內后視鏡,外后視鏡則稱為車門鏡)。不過盡管功能豐富了,但實質性的視野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普通鏡片+攝像頭”極大程度的提升了可視范圍,但不是畫質
得益于汽車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可以在車上找到的電子攝像頭也是原來越多,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用影像的呈現方式彌補傳統鏡片看不到的盲區,也就是說,依靠普通后視鏡我們只能看到150°視野,但有了環顧車身的多個攝像頭,我們可能會看到180°,甚至是360°的影像,這無疑提升了駕駛員的可視范圍。
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2007年日產汽車推出了一套““環景監視系統”(AroundViewMonitor)該系統由車身上多處攝像頭和傳感器組成,提供鳥瞰圖顯示方便用戶泊車以及越野地形監控,目前在英菲尼迪和日產品牌的中高級車型均有使用,類似的奔馳、奧迪、路虎等廠商也有推出。
日產汽車的新技術:把車內后視鏡變成顯示器
從根本意義上解決汽車內后視鏡視野狹窄問題,在今年3月剛剛結束的日內瓦車展上,日產汽車推出了“智能后視鏡”(SmartRearviewMirror)功能上引用官方的介紹:這款全球首款帶有液晶顯示屏的后視鏡,不僅能夠在各種天氣狀況下提供清晰的后方視野,還可憑駕駛員的喜好在液晶顯示屏和傳統后視鏡之間自由轉換。另外,這套智能后視鏡系統也將在2014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亮相。
定制化的攝像頭和顯示器,讓后方視野更清晰
安置于車輛后視鏡架構內部的智能后視鏡帶有一塊嵌入式液晶顯示屏,功能啟動后可取代傳統后視鏡。裝載于車尾的高清攝像頭可通過顯示器將車輛后方的場景清晰地呈現給駕駛者,這里有個值得注意的技術細節:首先置于車后部的外置攝像頭為130萬像素的窄角攝像頭,它會使圖像在格式轉換至特殊設計的顯示屏時畫質不受損失,保證更清晰的呈現,另外,后視鏡顯示屏也采用了特定的4:1橫縱比,有別于傳統的16:9或4:3屏幕。
智能后視鏡的操作方面也非常簡單,只需要手動按鍵,即可切換屏幕顯示和正常鏡面。此外,智能后視鏡還能顯示車道偏離警告和緊急剎車系統產生的圖像信息,方便駕駛員及時作出判斷操作。
智能后視鏡的主要優點:無阻礙和全天候清晰
相比傳統后視鏡,日產汽車推出的這款智能后視鏡最大優勢就是在無障礙顯示上,也就是說,駕駛員的視野可以不受車內環境人員以及車尾障礙物的干擾,看到最清晰的后方情況;另外,這套系統由于配備了更先進算法的計算機,可以對強光源、水霧等干擾加以屏蔽,同時夜晚效果也會更明亮。另外,在液晶顯示屏和反光鏡一起使用時,顯示屏的透明性和反光鏡的反射性會導致圖像重疊,即畫面出現雙層效果,為此,日產在推出這款產品時也進行了優化設計。
2015年,在日產的量產車上就可選配
目前這套技術已經正式推出,并已經開始在賽車運動中使用,預計2015年會正式在旗下的量產車上應用,包括全新的奇駿等都會選配,相應的基于這套新技術,未來配備的車輛主動安全技術也會得到進一步完善。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