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創新創業季”系列活動在中關村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區)正式對外發布“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將推出升級版——全長7.2公里 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中關村創業大街僅長200米)。同時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中關村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
轉型創業 中關村將告別傳統電子大賣場
本次活動以“創見未來”為主題,歷時20天,將在中關村核心區(海淀)13個分會場陸續舉辦全球創業大會、創業馬拉松、環球頂級賽事、創客嘉年華、全球風險投資峰會等五大板塊30多項創新創業活動。
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成功運營之后,海淀區政府將復制成功經驗在更大區域內打造升級版——全長7.2公里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中關村創業大街僅長200米)。據了解,中關村大街南起白石橋、北至清華大學西門,全長7.2公里,將規劃“源創功能區”、“金融核心功能區”、“專業創新服務功能區”、“科技金融創新功能區”和“特色創新功能區”等5大功能區。此外,還將圍繞科技金融和知識產權,規劃出“科技金融一條街”和“知識產權與標準化一條街”。
據資料介紹,2009年海淀區開始推動中關村業態調整和轉型升級,電子賣場業態逐步退出,高端創新要素加速聚集。2014年,中關村創業大街投入運營,僅1年時間,簽約入駐大街的創服機構已從最初的10余家增長到30余家,孵化創業團隊600余個,其中包括92個海歸團隊,350個團隊獲得融資,總融資額17.5億元,平均融資額在500萬元左右。與此同時,中關村內科技金融、科技研發、科技中介等各種鼓勵類業態聚集形勢日趨明顯,商業類業態日益減少,逐漸形成了科技金融聚集區、科技中介服務區、科技型總部聚集區、創新產業聚集區、高端人才服務區、新技術新產品交易及展示區六大功能聚集區。
此次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的發布,標志著昔日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將徹底轉型為“創新創業一條街”,傳統電子賣場的業態將逐漸被新模式、新業態徹底替代。
海淀區政府方面表示,中關村大街規劃出臺后,至2017年底,將形成以重點培育科技金融、創新創業服務(如科技服務、新型孵化器等)、創意文化、商務服務、生活服務等五類平臺服務業職能;重點提升信息產業、大數據、智能硬件等三大優勢為產業集群和依托大院的創新資源,以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為方向的新生態。加速形成創業要素集聚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創業服務專業化、創業活動持續化、運營模式市場化、創業資源開放化的發展格局,全面提升地區的綜合創新生態環境。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