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印出什么,關鍵看耗材
根據3D打印的原理來說,只要給3D打印機使用與模型相同的材質,就能打印出模型幾乎一模一樣的東西。比如面包,你使用面粉做材料,打印的面包是可以吃的,你使用塑料、石膏等材料打印的只能是面包的模型。
然而關于3D打印的耗材并不廣泛,從3D打印的原理來說,3D耗材的擴展,決定了3D打印機的能力范圍。目前主要為塑料絲、金屬絲、石膏粉等,這些材料就精度和應用范圍來說,都讓目前的3D打印機還停留在模型的制造上,它的更大價值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以電腦報剛購買用來測試的3D打印機,它所使用的耗材是ABS塑料絲(五大合成樹脂之一,是目前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聚合物)。它具有無毒、無味、價格便宜等特點,每千克僅300元。這臺打印機采用的是“熔積成型”的技術,整個流程是將一根粗的塑料繩,在噴頭內熔化成液體,一層層沉積塑料纖維成型。由于這種塑料絲要經過熔化后再冷卻,模型是通過一層一層的堆砌而成,加上熱脹冷縮的原理,所以在精度控制上并不是很高。打印的3D模型也比較粗糙。
相對而言,使用粉末微粒作為打印介質(最常用的是石膏粉)的3D打印機,打印的模型更精細一點。它的工作原理是將粉末微粒噴在鑄模托盤上形成一層極薄的粉末層,然后由噴頭噴出的液態黏合劑進行固化。
目前精度比較高的是采用“激光燒結”熔鑄技術的3D打印機。例如在北京永豐科技園的北京計算中心,就有一臺售價160萬元人民幣的Objet3D打印機,使用光敏樹脂耗材,這是一種遇紫外線照射會立刻變硬的特殊材料,另外一種支撐材料也必不可少。在電腦的三維數據圖像的控制下,打印機的六個噴頭以16微米的厚度,一層層噴出液態材料,物體的部分使用光敏樹脂,其余部分則噴出填充材料,每噴一層,就進行一次紫外線照射,液態材料隨即變硬。使用材料不僅昂貴,其打印方式也十分復雜。
目前3D打印機的耗材還并不是很豐富,但已經打印出很多讓你十分驚訝的東西了,從吃的到用的,再到醫學上的心臟、血管等器官……哇,這真的太神奇了,看來離科幻電影中的人物克隆機并不遠了。下面我們就來列舉幾個離我們比較近的案例吧。
Objet3D打印機打印出高精度模型
打印的食物,美觀又可口
自從3D打印機出現后,很多人首先就想到了吃的上面。目前已經有人自制出了這種3D打印機,可以直接打印可以吃的美食,打印的原料就是砂糖。下面這臺打印機的名稱叫做CandyFab 4000砂糖3D打印機,由Evil Mad Scientist Laboratories(邪惡科學家實驗室)制作完成,CandyFab打印機現在能打印5 ppi至 20 ppi精度的圖像,但是僅能用于食物內容,因為它的工作原理是噴射加熱過的砂糖。目前CandyFab是一項開源項目,正在尋求志愿者以幫助該技術不斷進步。
沙子和陽光神奇的轉換術
對于3D打印機來說,耗材是關鍵。不同的耗材價格相差可是非常的巨大,從幾百元到幾萬元的都有。什么耗材最便宜?最便宜的莫過于沙子和陽光了。沙子和陽光真能做3D打印的耗材嗎?能!一個叫Markus Kayer的人發明了一種3D打印機,可以利用沙子和太陽光打印出不可思議的作品。
他把沙漠中最豐富的兩種資源沙子和陽光整合到了一起,利用一種裝置:太陽能燒結(Solar Sinter),這種裝置可以熔化沙子,然后用玻璃做出3D物體。通過用陽光代替激光,用沙子代替樹脂,設計出一種全新的生產工藝,用于制造玻璃物體。兩臺機器所用的太陽能被用在電子元件、伺服系統和太陽跟蹤系統上,用來切割和熔化沙子的能源只是經過聚焦的普通陽光。
Markus Kayer正在利用他發明的3D打印機對陽光和沙子進行處理
Markus Kayer利用陽光和沙子打印出來的3D作品
無限可能的3D生物打印機
3D打印機能有多大的作為?只要它使用的耗材夠廣泛,那么它就有無限可能。目前要說最神奇的是使用“生物墨水”耗材的3D打印機,它能打印人體細胞和器官。
在密蘇里大學里有一臺能打印器官的3D打印機,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材料,包括用人體細胞制作的生物墨水,以及同樣特別的生物紙。在打印的時候,生物墨水將在計算機的控制下通過某種方式被噴到生物紙上,最終形成器官。
對于這些打印的器官它們可以有不同的形狀。例如,人造腎臟不需要和真腎長得一模一樣,也不需要具有真腎的所有特征,它只需要能夠清除血管中的垃圾就可以了。只要這些器官能夠工作,并且能夠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就行。
在生物打印機取得突破后,那么緊密相關的骨骼打印機能否實現呢?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學目前正在研發這種“骨骼打印機”。這種打印機可以使用人造骨粉的耗材,把這些骨粉轉變成精密的骨骼組織。這種“骨骼打印機”產生的人造骨骼,除了精確仿真破損的骨骼區塊,植入人體以后還能幫助受損的骨骼修補愈合,幫助受損的骨骼部位產生新的組織,甚至能促使血管再生,作用類似于橋梁,這是理想的狀態,不過這種新科技要進入醫院成為通用可行的療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澳大利亞Invetech公司和美國Organovo公司攜手研制出了全球首臺商業化3D生物打印機
3D打印機,拼的是打印耗材
目前許多的3D打印機技術是開源的,原理并不復雜。生產和制作3D打印機的公司很多,也就是說,造一臺3D打印機并不難,甚至個人也可以購買零件來自己組裝一臺3D打印機。但耗材就不同了,要發明和開發一種新的耗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有想不到,沒有打不了。隨著打印機的技術日趨成熟,關鍵在于新材料的開發,可供打印使用的耗材的不斷拓展,3D打印也逐漸具備了制作成品的可能。這是3D打印技術一個質的飛躍,這種變化在最近兩年才逐步發生。在去年,鈦合金和不銹鋼材料的使用,使波音公司開始用這種技術直接打印飛機機翼,當然這種打印機的體型和價格都在另一個層級上。
掌握核心3D打印機技術的Objet公司,目前已經研究出可以使用14種基本材料并在此基礎上混搭出107種材料,兩種材料的混搭使用、上色也已經成為現實。這些材料的價格便宜的幾百元(人民幣)一公斤,最貴的要4萬元左右。
人造骨骼組織相當精細,可用于整形、重建和脊椎手術
Objet3D打印機可以使用兩種材料混搭打印,并上色。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