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連波
引言
借力LTE FDD的全球規模經濟優勢,TD-LTE在短時間內成為國際主流技術,然而,TD-LTE的全球市場規模、運營商影響力仍與LTE FDD存在較大差距,GSA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2月,全球商用LTE網絡達到274個,其中只有30個網絡為TD-LTE制式,包括了13個雙模網絡。作為TD-LTE全球發展的主要倡議者和全球最大移動通信市場的擁有者,我國TD-LTE的發展具有全球風向標的作用,準確把握我國TD-LTE長遠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時化解潛在的風險,是業界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
LTE TDD/FDD融合產業優勢拉動TD-LTE產業成熟
在國際運營商優先發展LTE FDD技術和網絡的背景下,TD-LTE技術成熟度、產業和市場均處于弱勢,推動TD-LTE與LTE FDD的融合發展,有利于迅速縮小TD-LTE與LTE FDD之間的差距。技術標準的高度共通性使得TD-LTE與LTE FDD能夠共享產業資源和規模效益,實現較大程度的融合發展。
融合的產業鏈有助于多模設備的實現,解決終端漫游和互操作的問題。當前,所有主流系統設備廠商都同時提供TD-LTE和LTE FDD的產品設備,而領先的芯片廠商也已經開發出了同時支持多模多頻的LTE芯片,TD-LTE終端的發展也超過產業預期,截至2014年2月,全球已發布304款TD-LTE終端,比一年前增加180款,產業的實力不斷壯大,增強了全球對TD-LTE產業的信心,提升了TD-LTE的市場吸引力。
LTE時代的速率和容量需求助力TDD頻譜價值提升
LTE時代,網絡性能與用戶感知的考評方式面臨轉變,北美領先LTE運營商提出了以用戶能否使用移動應用程序為出發點的“應用覆蓋”的概念,應用覆蓋以滿足一定的網絡速率為前提。應用覆蓋提出的本質是LTE網絡部署后出現的LTE業務流量增長超預期以及運營商之間的峰值速率競爭。
全球領先LTE運營商都在通過新頻段部署更多的載波以及開啟載波聚合的方式提升LTE網絡的數據速率和網絡容量。Sprint的“星火計劃”利用其2.5GHz的頻段來部署LTE TDD,將用戶體驗提升至50Mbit/s,期望在與Verizon和AT&T兩個強大對手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高頻段TDD資源能夠有效增強運營商在LTE速率和容量方面的競爭力和差異化服務能力,也將推動全球TD-LTE生態系統建設。
面向新型市場的業務應用擴大了TD-LTE市場范圍
3G雖然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市場的時代,但已無法適應其未來發展需求,主要體現在移動互聯網應用爆發式增長、快速普及,占用運營商大量帶寬,3G網絡容量無法長期支撐,同時3G資費偏貴,限制了移動互聯網業務進一步發展,傳感網等長期在線、小量傳輸的新型業務及多媒體物聯網業務造成了運營商管道擁塞。
面向帶寬更大、容量更高、每比特成本更低的LTE演進技術使運營商可以放心開展業務應用,把握新市場機會。新型市場業務應用包括了以新型視頻類衍生業務、社交網絡業務、云計算業務、位置和增強現實業務為代表的新型移動互聯網業務,以及醫療、家居、工程、物流領域的新型物聯網業務。此外,TD-LTE擁有更加靈活的頻譜資源,相比FDD LTE,在涉及行業信息化領域的應用中更具優勢。
IPV6技術應用于TD-LTE網絡拓展了用戶增長空間
在4G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永久在線與外界保持即時高效的聯系,隨時隨地使用移動寬帶承載的各類豐富多彩的應用的特性,要求每個用戶至少需要1個IP地址,而目前IPV4地址資源短缺的現狀必然導致LTE網絡新用戶、新業務的發展受限,影響運營商LTE網絡部署,新業務開展以及持續盈利。
中國移動作為用戶數全球第一的運營商,其地址僅占全球的1.14%,截止2013年中,中國移動聯手多個廠家已推出了2款支持IPv6的TD-SCDMA終端芯片以及6款TD-LTE芯片,并發布了包括手機/PAD、MiFi、數據卡等在內的終端IPv6技術規范,未來將會推出更多支持IPv6的LTE終端。中國香港的CSL已將IPV6技術應用于EPC網絡,保障了新用戶、新業務的發展。
LTE TDD/FDD雙模組網策略影響TD-LTE發展前景
我國TD-LTE牌照先行發放,期望通過三家運營商的部署提振全球對TD-LTE發展的信心,考慮到頻率資源受限以及技術演進的需要,未來我國TD-LTE與FDD LTE雙模組網的建網方式似乎將成為必然。目前全球近一半的TD-LTE運營商同時運營LTE FDD,他們大部分仍將TD-LTE視作LTE FDD和3G的“補充數據管道”。
從國內情況來看,中國移動明確在2014年內完成344個城市50萬個TD-LTE基站的覆蓋,實現兩個系統的高度融合,業務的無縫切換,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雖然已明確在2014年開通TD-LTE服務,但TD-LTE組網策略和建設節奏仍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還期待著國家發放LTE FDD的牌照。國內外運營商的TD-LTE/LTE FDD雙模混合組網策略將會對TD-LTE的產業規模效應產生重要影響,關系到TD-LTE長遠發展的前景。
TDD未來頻率資源格局影響TD-LTE的長遠競爭力
從全球LTE頻譜資源來看,FDD頻譜占據著主導地位,TDD頻譜受到更多限制,TD-LTE的頻率分配缺乏一致性,表現出少、散、單的特點,部分運營商要求“五模十幾頻”漫游要求,增大了芯片、終端產業研發難度,不利于TD-LTE產業降低成本和規模化發展。
國際上多采用高低頻段混合使用的方式部署LTE,低頻段覆蓋可以減少所需的基站數量,大幅降低建網成本,當前,LTE商用網絡中采用800MHz頻段的數量占比已經達到13%,目前我國已分配的2.3GHz、2.6GHz均屬于高頻段,迫切需要低頻段以增加TD-LTE的整體競爭力。此外,面向WRC-15,3.5G頻段劃分為IMT TDD使用的概率較大,3.5G頻段作為TD-LTE擴展容量的主要可行頻段,同時也是除了Band 38以外,可能形成TD-LTE統一分配和國際漫游的重要頻段,對TD-LTE產業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載波聚合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到TDD的天然優勢
LTE-Advanced技術將逐漸成熟并進入現網部署,其中可以利用更多頻譜資源的載波聚合技術將首先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國際上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推動非對稱頻譜的載波聚合方案。在最近召開的201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聯合Vodafone展示了首個LTE-A FDD&TDD融合載波聚合方案,使單用戶的下行理論峰值超過500Mbps。這種方案可以將TDD頻譜用于FDD系統,推動者主要是已經擁有LTE FDD系統的運營商,希望將新分配的TDD頻譜僅僅用于FDD系統,進行下行數據補充,如果這種情況被全球各個FDD/TDD雙模運營商效仿,將可能對TD-LTE產業的長遠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健康發展的產業鏈是影響TD-LTE長遠發展的關鍵
雖然TD-LTE擁有比TD-SCDMA強壯得多的技術基礎和全球化的產業支持,TD-LTE產業鏈的持續健康發展仍需要吸取TD-SCDMA發展的經驗教訓,避免在國內TD-LTE運營市場出現較為單一的局面,同時,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用戶規模和終端產業的帶動,根據GSA數據,截止2014年2月,支持LTE終端數量為1371款,而其中支持TD-LTE的終端數僅為304款,站在TD-LTE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要加快推進TD-LTE產業鏈成長,盡快形成可以穩定自持的產業規模,同時確保影響TD-LTE產業健康發展的負面因素基本可控。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