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EPC) 是一種致力于節能融資的新型金融機制,其實質是通過為業主減少能源開支,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業務方式。這種方式允許業主利用未來的節能收益對既有設備或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從而降低其能耗。然而,較之于歐美相對成熟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中國仍處于節能融資機制的探索階段,在推廣EPC 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障礙。為此研究影響合同能源管理的因素有哪些、影響程度如何、EPC 契約設計應重點考慮哪些因素顯得尤為重要。
1、問卷設計與調查
1. 1 指標選擇
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過程大致可分為合同談判前期、合同談判過程、合同項目實施三個階段。在合同談判前期,業主根據自身條件和項目特點做出可行性分析,故“業主風險偏好”、“財力狀況”和“項目不確定性”是需考慮的關鍵因素。在選擇節能服務公司(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ESCO) 時,“ESCO節能技術水平”、“信譽”以及“節能效果”是應考慮的因素。合同談判過程涉及合同條款的評估和磋商,因此合同中“固定酬金的多寡”、“效益分享的比例”以及“ESCO 保證節能量”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合同項目實施階段,“ESCO 改造成本”和“項目監督成本”是兩個重要影響因素。已有文獻表明,一些學者對合同能源管理影響因素進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Xu 等剖析了旅館建筑的合同能源管理成功因素,并通過問卷分析出外部經濟環境、項目管理、EPC 融資、技術創新、合同簽訂與執行是節能項目成功的影響因素。Chua 和Kog 認為項目特點、合同準備、項目管理是影響項目成功實施的重要因素。Belassi 和Tukel 認為EPC 項目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項目管理者、項目團隊、項目本身、組織、外部環境等五個方面。Chan 等認為項目相關因素、采購相關因素、項目管理因素、項目參與者因素、外部環境因素是對項目實施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Edward 認為外部因素、信息豐富程度、ESCO 技術水平、風險大小、項目可靠性等因素對合同能源管理產生較大影響。李玉潔通過對ESCO 調查發現國家政策、社會環境、節能技術和節能服務企業人力資源是影響節能客戶滿意度的關鍵因素。周劍通過對建筑節能服務從業者的調查,發現生產效率優勢、競爭環境、制度環境與能耗規模是促進合同能源管理交易意圖的積極因素。
綜合考慮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過程和已有文獻研究結果,我們篩選出了19 項合同能源管理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在文中的調查結果中有表述。基于這些影響因素,筆者設計了問卷,其中所有測量題項均采用Likert 五點量表的形式,1為不重要,5為非常重要。
1. 2 問卷調查
本文選取“關鍵信息者”作為調查對象來研究合同能源管理的影響因素。關鍵信息者應該有很好地了解調查現象的能力,而且與調查人員有“共同語言”,能夠理解專業術語的含義。據此將調查對象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府與研究所人員; 第二類是節能項目業主,包括國企事業單位、房產公司以及代表業主利益的咨詢公司; 第三類是ESCO,包括提供建筑節能服務的公司和節能設備供應商。
本次研究發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24份,有效率為88.57%。
1. 3 樣本分布
1. 3. 1 研究對象分布。從研究對象分布來看,助理工程師的比例將近占到一半,其次是技術員,而資歷更高的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的比例加起來僅為四分之一左右,業主和節能服務公司所占比例分別為百分之四十左右,政府或研究所人員較少為百分之十七。
表1 研究對象分布表
1. 3. 2 公司規模構成。從公司規模來看,節能項目業主方面小規模公司占的比例僅為百分之十二左右,大部分是中大型的公司。而節能服務公司方面,小規模公司占了絕大多數。
表2 公司規模分布表
2、問卷統計與分析
在數據匯總基礎上,筆者運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統計方法,尋找對合同能源管理造成影響的關鍵因素。
2. 1 KMO和Bartlett檢驗
首先對數據進行KMO和Bartlett檢驗,以判斷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檢驗結果KMO 為0.667,大于0.5,基本達到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標準。
表3 KMO與Bartlett檢驗
然后對數據進行相關系數矩陣的因子負荷估計,得出特征根和方差貢獻率,5個主因子解釋方差變異的累計數約為57.26%,也就是說這5個因子累計解釋了原數據所反映信息的57.26%。
2. 2 收斂效度和信度檢驗
2. 2. 1 收斂效度檢驗。用因子分析測量本量表的收斂效度。
表4 轉軸后的成分矩陣表
表4 中全部19個題項都落到了五個主成分因子之上,在對應因子上的載荷都高于0.5,表明因子分析結果較為理想,量表具有較高的收斂效度。
2. 2. 2 信度檢驗。用Cronbach 創立的α 系數來檢驗量表的信度。外部環境因子、業主因子、承包人因子、合同因子和項目因子分別為0.729、0.652、0.693、0.720、0.618,表明該表組內均值的結果是可靠的綜合第三方、業主、ESCO三者的觀點來看,節能扶持政策、業主風險偏好、ESCO成本投入、保證節能量和項目監督難度分別是各自所屬的因子之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2. 3 影響力系數評判準則
三個調查群體代表著不同的利益,故需先驗證他們之間對于各個因素影響力程度是否存在不一致的觀點。若一致,可以綜合三方評分作為該因素的影響力系數; 若不一致,則需進一步分析影響力系數。本文主要考慮業主觀點,據此給出影響力系數評判過程。
圖1 影響力系數評判過程
本文選用方差分析方法判別合同能源管理利益關系中委托方、代理方和第三方之間的態度差別,并分別從這三方面尋找對合同能源管理造成較大影響的因素。
表5 方差分析摘要表
從表6 看出, “節能扶持政策”、“外部經濟環境”和“公共的節能意識和輿論”等9 個因素的顯著性p 值小于0. 05,說明這些因素存在差異,需進行多重比較。“監管機構的權威性”、“業主節能技術背景”等10 個因素的顯著性p 值大于0. 05,說明這些因素的樣本均值之間沒有差異,無需進行多重比較。多重比較采用的是以某一個水平為參照組而逐一與其他各個水平進行平均數的差異比較。
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基礎上,可以得出以下階段性結論:
( 1) 在“節能扶持政策”、“公眾的節能意識和輿論”、“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力程度上,“節能服務公司”群體的評分顯著高于“節能項目業主”群體。
( 2) 在“業主能耗規模”影響力程度上,“節能服務公司”群體的評分顯著高于“政府或研究所”群體。
( 3) 在“ESCO 節能效果”、“ESCO 成本投入”、“固定酬金”、“保證節能量”、“項目不確定性”影響力程度上,“節能項目業主”群體的評分顯著高于“政府或研究所”和“節能服務公司”群體。
( 4) 剩余的10項因素的影響力程度上,三個群體評分無顯著差異。
最后,匯總以上階段性成果得出最終研究結果。
表6 實證研究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確定“節能扶持政策”、“業主風險偏好”、“業主能耗規模”、“ESCO 成本投入”、“ESCO 技術水平”、“ESCO 節能效果”、“效益分享的比例”、“項目監督難度”以及“項目不確定性”等九項影響因素應該作為合同能源管理契約設計時優先考慮的因素。
3、結論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為順利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在契約設計時需優先考慮“節能扶持政策”、“業主風險偏好”、“業主能耗規模”、“ESCO 成本投入”、“ESCO 技術水平”、“ESCO 節能效果”、“效益分享的比例”、“項目監督難度”以及“項目不確定性”等九項影響因素。
第二,不同利益集團對影響因素的“偏好”不同,因此契約設計時需綜合考慮ESCO 和業主的利益需求。
第 三,研究結果中一些因素如“節能扶持政策”、“ESCO 信譽”、“公眾的節能意識和輿論”等,實則也是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障礙,如何合理解決這些障礙是EPC 項目在中國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
總之,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在中國仍然是一個新事物,在人力、技術、政策及企業認知度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EPC 項目推廣,故需進一步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從而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