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等P2P下載方式是不是會減少SSD固態硬盤壽命?
首先揭曉答案:基本不會有什么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SSD固態硬盤與傳統機械硬盤的區別。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傳統機械硬盤由盤片、磁頭、轉軸、控制電機等部分組成,工作時盤片轉動、磁頭定位在盤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讀寫操作,從某種意義上與老式留聲機的結構相似。傳統硬盤的優勢在于容量大、成本低,壽命也相對較長,適合進行大容量的數據寫入;但缺點也非常明顯,比如體積重量大、發熱量大、速度慢、不抗震、噪音大等等。
傳統機械硬盤(左)與SSD固態硬盤(右)內部結構
至于SSD固態硬盤,其實是使用了NADA閃存制成。由于不存在機械部件,所以穩定性、噪音、發熱量、抗震性都要比傳統機械硬盤更好,另外讀寫速度也更快。當然,閃存的造價較高,所以SSD的價格也更高。以同樣1TB容量為例,傳統機械硬盤僅需800元左右,而SSD則至少需要2000元。
那么,SSD固態硬盤的讀寫壽命呢?這里又要分為兩個部分來說。SSD的閃存顆粒通常為SLC和MLC兩種顆粒,相對來說SLC可以反復讀寫10萬次左右、而MLC僅為1萬次,所以采用SLC顆粒的固態硬盤價格更高。
好了,關于硬盤材質的區別我們已經明白了,那么為什么通常我們認為BT下載會損傷硬盤呢?是因為BT等P2P下載通常會在下載同時上傳數據,造成硬盤不間斷讀寫,而機械硬盤由于需要高速旋轉,會出現過熱情況,對硬盤壽命造成影響。但由于SSD不需要旋轉,所以事實上BT下載對于SSD的影響主要就是集中在讀寫壽命上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國外數碼媒體對主流SSD固態硬盤進行的壓力測試,就可以大概了解它們的讀寫壽命到底如何了。TechReport從去年八月開始進行了一項固態硬盤耐用性測試,包括金士頓、三星、海盜船等多款知名品牌的在售型號,持續寫入了200TB數據,相當于連續五年每天寫入100GB,以此來評估它們的使用壽命,結果如下圖所示:
主流固態硬盤連續寫入200TB數據后健康度表現
從結果上來看,三星兩款固態硬盤的健康度最低,分別為51%和19%,而金士頓及海盜船由于兼容性問題,顯示的100%健康度并不準確。但即便是健康度最低的三星840系列250GB,也都仍然可用。性能方面,所有寫入200TB內容后的固態硬盤,與最初的水平相差無幾,最差的型號性能下降也沒有2%。
主流固態硬盤連續寫入200TB數據后的持續寫入性能變化
對于一般用戶來說,“連續五年每天寫入100GB”這個操作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測試結果說明了SSD已經擁有了非常好的耐用性及穩定性,應對日常的BT等P2P下載沒有什么問題。
當然,SSD固態硬盤的質量與采用的顆粒、主控芯片的質量都有關系,大家可以搜索一下關鍵參數。通常來說,三星、希捷、金士頓等大品牌的產品擁有更可靠的質量保證,并提供了三年質保,基本上不會發生嚴重問題。另外,建議大家在可靠的商家處購買,避免買到假貨及翻新貨。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