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國許多小企業、學校、醫院、工廠一樣,德國南部弗賴堡市的克勞斯·邁爾選擇自主發電。邁爾列出了自主發電的理由:降低成本、節約能源、環保。
如今,在德國,許多家庭在自家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這在日照較為充足的南部尤為常見。在2011~2012年間,德國自主發電家庭的比重翻了一番。
德國每年消耗600萬兆瓦的電力,其中50萬兆瓦來自自主發電,約占年用電量的8%。在工廠中安裝天然氣發電設備成為趨勢。在工業領域中,自主發電的比重約占工業用電量的20%。德國企業這么做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
在德國,人們使用自己發的電不必繳稅。如果從國家電網或其他途徑獲取電力,那么電費的三分之一將變為稅收。這使德國的電力價格高居歐洲之首。自主發電者也不必繳納用于補貼“能源轉變計劃”的稅款。該計劃致力于使德國擺脫對化學燃料、核能的依賴,轉而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在日照充足的德國南部地區,房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隨處可見
早在10年前,邁爾就在自己有45個房間的四星級酒店里安裝了天然氣發電和供熱設備,這一改造的成本大約是5萬歐元。邁爾表示:“這筆投資的回報速度超出了我的預期。”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在位于德國南部的工廠里設立了3座天然氣發電廠。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公司投資4000萬歐元,在德國南部建造了全新的燃氣渦輪發電設備。
德國工商總會2013年對2400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公司已經、正在或打算安裝自主發電設備。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后,德國“能源轉變計劃”加速。按照該計劃,核能發電設備將被逐步淘汰。
對傳統的發電公司來說,自主發電讓它們面臨新的競爭和新的業務機會。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