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它的“電動世界開源計劃”
6月12日,美國著名電動轎車公司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向所有關心特斯拉的人發了一封公函,標題頗有震撼力:我們的所有專利現在屬于你們了(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這意味著,特斯拉的所有專利都將免費向世界開放。
隨后,他在信中用非常具有煽動性的語言解釋了他推動“電動世界開源計劃”的目的:“當今世界上每年仍有接近1億部傳統汽車源源不斷地駛出生產線,加上全球已經存在的大約20億輛汽車,不管特斯拉多么努力地生產,都無法解決由此產生的碳危機……因此我們真正的對手不是其他生產電動車的廠商,而是那些每天從世界各地工廠生產出來的燃油汽車。”
言之鑿鑿,擲地有聲,令聽眾們熱血沸騰,不得不令筆者聯想到小羅伯特·唐尼站在斯塔克的展臺上那充滿自信的表情。
那么,這個現實世界里的“鋼鐵俠”通過此舉究竟向世界開放了哪些神秘技術?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截至目前特斯拉的專利總數及分類。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目前的專利主要集中在電池、充電及電機技術上,近總數的7成。此外,特斯拉還申請了許多其他有關車輛的發明,諸如天窗、人車交互界面、車門音響等等。
作為一個之前同汽車行業毫無交集的發明家和投資人,伊隆·馬斯克總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這反而成為了特斯拉獨特的優勢——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限制,真正從零開始設計一輛電動轎車。
當然,作為賓州大學經濟、物理學雙學士,馬斯克絕對是一個科學極客(Geek),我們也不禁為他的創意拍手叫絕。
從美國商標專利局網站的專利數據庫中,愛卡找到了特斯拉公司注冊的專利,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特斯拉為人類貢獻了哪些勞動成果。
電池專利:用筆記本電池驅動轎車?
為了在成本和能量密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特斯拉并沒有采用其他電動車通常使用的大尺寸定制電池,而是使用了大小與5號電池相近、代號為18650的柱狀消費品用鋰電芯。
這種在筆記本電腦和充電寶(移動電源)中常見的電芯,雖然成本合理,但要使用在電動轎車上,就需要復雜的組裝及周全安全裝置來確保萬無一失。
在85kWh的Model S上,需要16個模塊、96組、共7104節18650電芯,相當于1000多個一萬毫安時的移動電源。為了降低重量,特斯拉去掉了原有電池的部分安全裝置,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復雜的熱管理系統,以及獨特的熱膨脹材料來避免電池組過熱引起火災。畢竟,這可是7104個“小定時炸彈”。
這項專利號為US 8216502B2的專利,介紹了一種簡化的電芯封裝方法。通過優化安裝孔的位置來確保最佳的密封效果,是不是有點像雞蛋盒呢?(真想問一句,雞蛋盒有專利嗎?)此外,從這個專利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電池組內部電芯的布置方式。
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電池組出現短路,特斯拉“瘋狂”地在每個電芯上都安裝了保險絲,而不是以往在整個電池組設置保險裝置。換句話說,85kW的Model S同樣擁有7104個保險絲!
這樣一來,如果某個電路突然短路,保險絲會在第一時間熔斷,從而將短路引發火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讓每個電芯都住上安全的單間,想想就比7104個18650電池睡大通鋪滋潤的多啊,它們鬧事兒的概率自然也小了許多。
由于鋰電池的固有缺陷,在極端情況,比如電芯內部出現短路或者散熱條件不佳時,18650電芯可能會出現過熱,從而像一掛鞭炮似的引起連鎖效應,導致火災。為此,特斯拉的解決方法是在電芯外部穿一層特殊的衣服。如果出現溫度超標,它可以自動膨脹,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最大程度避免電芯自燃。
按照特斯拉的設計,Model S的所有電池都集成在了車輛底部,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車輛的重心,并且沒有占用車輛的乘用空間。但是這樣做的副作用,就是電池組處于車身離地面最近的位置,如果托底(在中國真的極有可能),很有可能對其造成傷害。所以,為其穿上一套“底盤裝甲”顯得很有必要。
這項注冊號為US 8266743 B2的專利表達了它們的想法,并且特斯拉還為其起了一個霸氣十足的名字:防彈鎧甲(Ballistic Shield)。
由鋁合金(或者鋼、玻璃纖維、碳纖維、塑料等,目前Model S采用的是鋁合金)材料構成的保護結構,將電池模塊包裹起來,并保持了一定的緩沖距離,起到保護電池的作用。
充電專利:如何為近萬節鋰電池充電?
如果對于Model S 85kWh的電池容量沒有概念,那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如今大多數筆記本都采用了6芯電池,這意味著里面有6節18650電芯。
假設用原裝電源線將筆記本電腦電池充滿需要2小時(其實往往需要更久),那么用相同的電源將Model S的7104個電芯充滿,則需要7104/6*2=2368小時≈99天……
顯然,這不是什么好主意。
為此,特斯拉為Model S提供了多種充電方式,最低充電功率也需要10kW,這意味著用普通的家用電源根本無法滿足其充電需要。于是,特斯拉發明了一系列用于快速充電的優化方法及裝置。
可變電流充電系統是特斯拉獨創的快速充電方式。它采用了三段式充電方法,以最大的效率、最快的速度把電池電量完全充滿。充電最快時,相當于3秒充滿6芯筆記本電池、零點幾秒充滿你的iPhone手機。
此外,為了提高為車輛電池充電的效率,特斯拉還申請了電池充電時間優化系統的專利。它在外接電源能量有限的情況下,優先為電池系統充電,而能量充足時,再兼顧其他附屬機構(如電池冷卻系統)的用電需要。
特斯拉還有什么其他的奇思妙想?
除了電池和充電技術之外,特斯拉在其他車輛技術上也充滿了硅谷式的創新。
比如說電磁“油箱”鎖(專利號:US 8720968 B2)、雙鉸鏈“鷹翼”式車門(專利號:US 8511738 B2,應用于Model X上)等等。
另外,筆者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特斯拉還注冊了增程式電動車的具體控制方法(專利號:US 8346419 B2)。
增程式電動車是一種“自給自足”的電動汽車,通過自帶的發電裝置(通常是普通發動機)來實現更長的電動續航里程。代表車型是雪佛蘭的沃蘭達。
嘿嘿,筆者有一個邪惡的念頭閃出:難道它向特斯拉繳納了專利費用嗎?如果交了,那特斯拉會爽快地退給它嗎?
未來特斯拉的目標是什么?
特斯拉在2017年,要推出一款內部代號為“藍星(bluestar)”的中級電動車,來同主流的中級車,諸如奧迪A4、BMW 3系以及奔馳C級來競爭。但是,很遺憾,我們通過專利查詢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的線索。
然而,從這些專利中我們卻找到了關于“終極電動車”的蛛絲馬跡:特斯拉注冊了不少有關空氣電池(Metal-air cells,通過氧氣形成電能)的發明,包括空氣電池的充電方式、空氣電池的廢物收集及處置等等。
“終極電動車”根據特斯拉的構想,是一種由空氣電池和傳統鋰電池共同驅動車輛的“混動”式電動車,它的續航里程最大可達640公里。那時候,就真的要和汽油車說拜拜了。
那么,這場轟轟烈烈的“開源運動”能否帶動電動車產業如同谷歌的安卓系統那樣蓬勃發展?中國的電動車工業是否會因為特斯拉的發明,而像國產手機那樣繁榮?中國的電動車界能不能誕生出像小米、魅族一樣的品牌?鋼鐵俠的秘密武器對于世界來說,究竟是阿拉丁神燈,還是潘多拉魔盒?
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時間來檢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