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問題疫苗事件再次把大眾的目光匯聚到藥品安全上來,原本守護生命與健康的疫苗卻因為安全問題而舉起死神的鐮刀,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捍衛藥品的安全,還原生命原本的重量。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唯有全面整合技術、管理、制度、法律等手段,從產品的全流程、全周期入手,在這其中,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實現藥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醫藥安全永遠是民眾關心的重頭,社會對其基本上是零容忍,一旦出現問題,責任方基本上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威脅到健康安全的因素必須要杜絕。目前藥監部門一直在推的工作是藥監碼,但這畢竟是政府管理的手段,我們希望能有一種機制來推動市場化的服務,為消費者服務,為醫患服務,這也是一種“互聯網+”的思維,將藥品的信息發布到網上,接受全社會的監管。C2M或許是這種機制的雛形,它鼓勵消費者直接與生產廠商對接,省略掉中間的所有環節,眾所周知,在醫藥行業,真正最牛的是流通領域,這也是藥價高的原因所在,所以互聯網要打破這種壁壘和壟斷,C2M消除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瓶頸,將原本復雜的渠道簡單化,任何環節都可以相通相連,極大的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這樣無論是藥企還是消費者都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使得行業也更加的開放、透明。
為了實現C2M,對于藥品制造企業會提出較高的要求,這也和時下最熱的“工業4.0”緊密相連。制藥行業和其他工業有很多不同之處,介于離散工藝和流程工藝之間。制劑領域通常零散程度較高,原料藥生產和生物制劑則連續度較高,屬于流程工藝,兩者之間既有區別亦有聯系,無論是哪一種工藝,制藥都是按批次來生產的,對靈活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制藥行業既要合乎規則又要具備靈活性,這也是工業4.0可以影響制藥行業的前提。
當前制藥行業也在進行改革,這種改革是由市場的需求和技術的進步決定的,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影響占據重要的位置,如果把制藥行業生產智能化比喻成一套神功,那欲練此功必須達成多個條件,其中就是自動化設備層,這是進行智能化生產的基礎——高度的自動化,其實任何技術的發展都經歷一個探索—標準化—個性化的過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那完完全全是為病人量體裁衣,但效率極低,當人口爆炸增長后,還有多少醫療資源能做到這一點呢?這時候標準化出現了,我們的制藥企業根據批次來進行劑量的控制,針對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診斷病情需要個性化,但制藥生產還需標準化。即使如此,任何的藥物配方都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不同的配比和劑量都需要科學的管理,這對企業的信息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制藥企業想要向工業4.0進軍,智能化解決方案必不可少,這里以易往信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例,講述生產制藥企業的轉型之路。易往信息的一體化平臺能對制藥企業的業務流程、財務、管理體系進行科學調配,將這種調配分解到制造過程當中,包括期間所需的人、物料、機器、設備等等元素,再通過MES制造執行系統將這種調配落實到生產環節中,比如哪個批次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需要什么樣的原料、什么樣的人,之后MES系統會再將生產執行過程中什么人進行了什么操作,有什么控制條件,QA和生產之間怎么交互確認等信息反饋到一體化平臺中。可以說通過MES能實現生產的實時監控,用信息和數據來說話,從而確保藥品生產的安全和可追溯。
藥品安全重于泰山,捍衛藥品安全是每一個企業應盡的責任,流通環節需要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嚴格把關,生產環節同樣也需要智能化技術的改革和控制,這樣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就讓信息與智能化作烈日,蒸發那看不清的迷霧,燃盡那令人厭惡的腐敗,還藥品安全一個朗朗乾坤!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