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75%的煤炭消費不斷增長,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不斷增加,連續多年超過2000萬噸,導致我國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日趨嚴重。酸雨影響的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30%,華中地區酸性降水頻率超過90%。二氧化硫對我國國民經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占GDP的2%,GNP的3%,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經濟的向前發展。
為了使我國國民經濟能夠健康而有力地向前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最后修訂,為治理大氣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治理二氧化硫和控制酸雨又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火電廠二氧化硫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因其一次性投資巨大(約是電廠總投資的1/3-1/4),運行成本高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就像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其火電廠加裝脫硫裝置的也不過才30%。由此可見,火電廠脫硫的難度,主要還是集中在造價和運營成本上。采用高科技手段,降低造價和減少運營成本成為最為關鍵的問題。對此,全世界這方面的科學家和有關機構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我公司開發的氯堿法系列脫硫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的問題,使火電廠的脫硫在真正意義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二、常用脫硫方法簡介
(關于國內外常用的脫硫方法和這些方法所存在的問題,在我公司提交的會議論文上已經有了敘述,而且在座的各位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我在這里就不重復論述了,下面將重點介紹一下我公司開發的氯堿法系列脫硫技術)
國內外目前普遍采用的脫硫方法可分為燃燒前脫硫、燃燒中脫硫、燃燒后脫硫三大類。
燃燒前脫硫,是采用洗煤等技術對煤進行洗選,將煤中大部分的可燃無機硫洗去,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從而達到減少污染的目的。
燃燒中脫硫(即爐內脫硫),是在煤粉燃燒的過程中同時投入一定量的脫硫劑,在燃燒時脫硫劑將二氧化硫脫除。典型的技術是循環流化床技術。
燃燒后脫硫(即煙道氣體脫硫),是在煙道處加裝脫硫設備,對煙氣進行脫硫的方法,典型的技術有石灰石-石膏法,噴霧干燥法,電子束法,氨法等。
煙道氣體脫硫是目前世界唯一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脫硫方式,90%以上的國內外火電廠脫硫技術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法。
三、常用脫硫方法存在的問題
常用的濕式石灰石-石膏的煙道氣體脫硫方法,投資成本高、系統維護量大,多數情況下副產物石膏的純度、含水率滿足不了商品石膏的要求,只能拋棄,形成二次污染,增加運行成本。其他的脫硫方法,或脫硫效率不高、或一次性投資過大、或運行成本過高、或有二次污染,種種原因制約了這些方法的推廣使用。
以引進設備為主的SO2控制技術,對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存在“建不起”也“運行不起”的嚴重障礙。不少用戶存在應付環保檢查的心理,脫硫裝置僅在有關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時才使用,平時僅當擺設。但隨著我國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這一現象會得到遏制。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