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外媒體發布文章對耐克關閉FuelBand項目進行評述,文中指出耐克此舉正逢健身追蹤市場蓬勃發展之際,原因或在于硬件開發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 而且獲得市場青睞并非易事,需攻克諸多難題。耐克收縮野心,放棄硬件,僅專注軟件和Nike+社區,不失明智。耐克大量解雇FuelBand團隊成員的消 息一出,健身追蹤設備的未來頓時陷入迷霧。耐克在移動互聯平臺Nike+中擁有十分活躍的健身用戶群,健身手環FuelBand也獲得一定好評。為何在此 時選擇關閉FuelBand團隊呢?
然而,耐克并不打算完全告別可穿戴設備,耐克的計劃是不再生產新硬件產品,但將繼續為現有產品FuelBand提供軟件支持,如開發團隊將改進軟件以兼 容更多平臺。鑒于耐克與蘋果合作密切,耐克放棄FuelBand團隊之舉不免引發猜測,是否與傳聞已久、即將發布的蘋果iWatch有關。
但從數字來 看,耐克的戰略轉移似乎不夠理智。健身追蹤設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估計,2014年“智能腕帶”的出貨量將達到 1700萬件,到2017年將增加至4500萬件。耐克占據全球市場的份額為14%。健康追蹤設備廠商Fitbit由于進軍腕帶市場的時間最早,以58% 的份額位居首位。
但這些數字并未透露耐克在這個市場中的真正處境:在當前市場中,想要讓智能腕帶在各種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背后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而且要攻克很多難題。這或許就是耐克關閉FuelBand團隊的原因所在。
開發新硬件產品要面臨諸多困難,如產品從無到有的設計、供應商問題、合作伙伴戰略一直在變動、設計資料外泄、消費者品味不斷在改變等等。
可穿戴設備企業Basis的CEO杰夫•霍羅夫(Jef Holove)表示,“硬件產品的開發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開發者需要充分了解消費電子市場中什么才是新穎獨特的。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毅力。耐克此舉正是提 醒了旁人,硬件產品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Basis最近已被英特爾收購。
耐克的首要定位是運動服裝公司。雖然它涉及智能健康追蹤設備的時間已有十年多,卻此類產品仍不是其核心業務。耐克已然覺悟到,要讓FuelBand進階 到新水平還需要大量投入,因此干脆關閉FuelBand團隊,轉而專注軟件和Nike+社區,讓蘋果之類的硬件制造商來做它們擅長的事,何樂而不為。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