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從字面上說就是從遠處感覺事物。嚴格一點的意義上定義為:遠遠地去感覺某一定對象的技術。廣義地講,遙感是不直接接觸地收集關于某一定對象的某種或某些特定的信息,從而了解這個對象的性質。
很早以前,人們就希望從空中來觀察地球,當時人們使用的是普通的照相機,后來發展成為專門的航空照相機。航空攝影的技術在世界大戰期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基于這種照片的識別技術也得到了提高。隨著飛行器技術的提高,尤其是火箭和衛星的出現,遙感技術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平臺。現在,遙感技術也日新月異,成為在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取少的一種重要技術,尤其在軍事方面的應用也很廣泛。
遙感中收集到的信息,就是物體發射或者被它反射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包括近紫外、紅外線、可見光、微波等。收集電磁波信息的裝置叫做傳感器。裝載傳感器的地方,稱為平臺。遙感就是用裝在平臺上的傳感器來收集(測定)由對象輻射或(和)反射來的電磁波,再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獲得對象信息的技術。遙感技術的迅速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它應用于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人們越來越需要深刻地了解我們的地球,了解它的資源,了解他的變化,以便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活活動。
遙感主要原理
遙感中可以使用可見光和近紅外區的電磁波進行遙感,這是利用了對象的反射特性,這種方式是航空攝影發展而來的結果,也是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在月球上觀察地球就是這樣的。另外有兩類技術也在遙感中大顯身手。其一是使用熱紅外和熱成像技術,主要是利用了物體的輻射特性。熱成像是與遠距離測量地球表面特征的溫度有關的遙感分支。它所研究的問題小到可以探測一間屋子的熱能量泄漏,大到可以研究地球表面的洋流。因為溫度實質是地球環境中一切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因此,溫度數據在經營管理地球資源的活動中必然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二是利用微波遙感器進行遙感。微波遙感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主動式的微波遙感器主要是側視雷達。它是在50年代為軍事偵察目的而發展的。它目前的重要應用主要在于快速取得大片有云地區的地面資源情報數據。被動式微波遙感器感受的是它們視場內的自然可利用的微波能量,其工作方式和熱輻射計或熱掃描儀非常相似,但是能夠接受到的信號也比熱紅外區微弱得多,同時信號所伴隨的噪聲也大得多。因此這種信號的判釋問題也要比其他各種遙感器困難得多。但和側視雷達一樣也有全天候的特性。依靠選擇適合的工作波長,可以用它或者穿透大氣,或者觀察大氣。通常來說,微波遙感用在大氣的各項數據的測量上,在海洋學、油污探測、融雪測定等方面都有應用。
遙感在軍事科學上的應用是顯然的,因為可以遠距離地觀察目標,而且可以獲得相對宏觀的分析數據。在軍事上,遙感的用途大致有:首先是對目標國家和地區的資源狀況的監視。通過有效地監視資源及其變化,可以幫助確定戰略的目標。其次,監視對方軍事部署和大規模的軍事移動。許多軍事部署的位置信息可以通過高精度的衛星遙感獲得,大規模的軍事移動也容易在遙感器上留下痕跡,這些都對于對應國家采取相應的措施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信息。其次,在具體的作戰當中,遙感可以幫助分析局部的地形、資源狀況,從而幫助己方進行戰術行動的方案判斷。各種軍用衛星的發射,也為全方位地監視目標提供了基礎。現代戰爭作為數字化的戰爭,信息在戰爭中是至關重要的,遙感作為一項能夠大范圍、高精度、快速獲得信息的技術,必然能夠在未來的戰爭中獲得更多的應用。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