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內的醫療保險主要由政府的社保項目提供不同,在美國私營的保險公司仍然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企業雇員的醫療保險通常由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費用共同承擔。保費也是市場化的,會根據個人的健康風險變化每年變一次。
可穿戴設備如何與醫療保險扯上關系呢?其實它首先是與健康扯上了關系,可穿戴設備能監測身體狀況的傳感器越來越多,所收集的數據也越來越廣,從步數、心率到血氧應有盡有,這些都與個人的健康水平息息相關。而個人的健康水平與其所支付的保險費是直接相關的。
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及各項身體數據是否健康,并建立一個獎懲標準,堅持運動、健康生活的人保費降低,而生活習慣不健康的人保費提高。等于是直接用金錢去激勵你更健康地生活,同時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其最終的結果是公司和員工付出的保費更少,員工變得更加健康,而保險公司所支出的醫療費用也隨之降低。
醫療保險的費用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所以也難怪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健康項目中納入可穿戴設備。占據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最大的Fitbit,目前增長最快的一塊業務就是公司雇員項目。
健康科技領域的企業家表示保險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去利用健康追蹤設備所產生的數據。廣受歡迎的跑步應用創始人和CEO Florian Gschwandtner表示“他們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去年Gschwandtner與美國和奧地利的保險公司一起進行了多次會議。
在保險人咨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關注醫療保健的Kelly Barnes表示,來自可穿戴設備的頻繁數據反饋對醫療保險公司來說將變得十分有用。
實際上,追蹤設備已經在汽車保險中得到使用。例如,保險公司Progressive為用戶提供一款叫Snapshot的設備,插入用戶汽車的儀表盤,然后持續監測用戶的駕駛行為,好的駕駛者會得到保費上的折扣。如此便會激勵更多的用戶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醫療保險也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來采用同樣的策略。
而醫療保險市場要比汽車保險大得多,美國人每年用于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高達2.6萬億美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的,比如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肥胖和糖尿病。
保險公司目前已經在使用BMI數據作為費率設定的一個標準,普華永道醫療行業顧問Vaughn Kauffman表示,“你可以把可穿戴設備看作是BMI更進一步的發展,誰知道呢——想起來可能有些恐怖——或許未來我們將看到根據你每天的生活習慣,一個更健康的你將獲得更低的保費。”
“我可以看到醫療保健往這個方向發展,”Barnes補充到。“如果你佩戴了這款可穿戴設備,而我看到你頻繁活動、經常健身,就會降低你的費率……而且我可以讓費率每天變更,而不是每年變一次。”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