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養花的人,一定有過這樣的苦惱:外出幾天,家里的花無人照料,回來后已經枯萎。如果有一種可以自動澆花的機器,這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近日,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林、馬麗、張棟、張鵬、陳倩秋五位同學,就制作出一款自動澆花裝置,可根據實際需求,自主設置澆花間隔時間和水量,最長可實現99天無人自主澆花。
同時設置三種不同澆花方案
自動澆花裝置主要由四部分組成:迷你水泵、引水橡膠管、設置界面、儲水箱。儲水箱由有機玻璃粘合而成,裝滿水后,在設置界面依次設置好澆花間隔時間、澆花時間,迷你水泵就會按照設置,將水抽到橡膠管內,再引流到花盆中。例如,澆花間隔時間設置為2天,澆花時間設置為1分鐘,則每2天就會自動澆花1分鐘。
“理論上,澆花間隔時間范圍為0至99天,澆花時間為1至9.9分鐘,而實際生活中,普通的家養花是不需要的,但是可以應用在一些較大面積的植物灌溉上,而且,時間跨度還可以根據需要再設置。”王林介紹道。
此外,設置界面可同時設置三種不同的澆花方案,也就是說,可同時實現三盆不同種類植物的澆灌。“實際上,它可以同時澆灌很多盆花,在橡膠水管上接一個噴頭,可以將水流分成很多路。”馬麗說。
校外企業有傾向投資生產
這款自動澆花裝置,主要能耗在于水泵,一個15瓦的水泵,連續工作66小時才消耗一度電,再加上所用材料都是市面上的常見材料,整個儀器造價便宜,粗略估計,約200元一臺,如批量生產,造價會更低。
目前,這款儀器還在實驗階段,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還可以有很大改進:水泵可以直接放在水源處,如水池;橡膠管可以直接接在自來水管上。這樣,使用起來更方便。
正是因為上述優勢,這款儀器在學校舉行的創意市集上一亮相,就獲得了幾家校外企業的親睞。對方表示,有意向投資合作,進行批量生產。
其實,儀器剛誕生時,就有校內老師直接從實驗室定做,至今共約20臺。同學們一直追蹤研究這些儀器的工作狀態,如出現問題,就及時改進。
做起來比想象的難多了
說起整個制作過程,幾位同學表示:做起來比想象的難多了。首先是焊接電路,由于專業課程里不涉及這部分知識,同學們只能自己看教程自學,一遍遍在電腦上練習,用時3個月,才達到預期效果。
其次,是連接控制界面和橡膠水管的電磁閥安放位置。放在控制器里面,一旦漏水,檢修起來很麻煩,放在外面,偏上偏下都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經過多次試驗,才選定了一個最佳位置。
前后耗時一年,就連同學們的暑假也全都呆在實驗室,這款儀器才誕生。
“現在,我們主要缺乏資金支持,如果有人愿意投資,我們會繼續做改進,它不僅可以應用到尋常百姓家,還可以應用在大面積的植物灌溉上,實現灌溉全自動化,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