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導體照明網 2月15日消息:日前據媒體報道,德國西門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近日推出一種發深紅光的發光二極管(LED)溫室補光光源,能更有效滿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節能效益也更明顯。
據了解,近年來大功率LED的研發成功為這一技術在溫室補光方面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西門子公司近日發表新聞公報說,其子公司“歐司朗光電半導體”開發的這種LED溫室補光光源發光波長達到660納米,對植物光合作用非常適宜。此外,這種LED光源能將37%的輸入電能轉換為光能輸出,發光效率在同色光源中已名列前茅,因而與傳統溫室補光源相比更為節能。
據西門子公司稱,丹麥的一個試點項目使用大約5萬個這種LED光源為幾千平方米的種植面積補光使溫室能耗比過去降低40%。
目前溫室人工補光光源主要有熒光燈、高壓鈉燈、低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等,這些光源紅外和綠光等光譜成分所占比重較大,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紅、藍光譜成分較少,光能利用率低,耗能大。
相對而言,LED光源不僅能提高溫室光能利用率,還能在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有的放矢地促進作物生長,比如紅光有助促進作物長高,藍光有助作物形成胚芽。在10%和30%范圍內有針對性地調整藍光在總光照中的比例還可節約化肥。
西門子公司表示,紅光加藍光LED系統的發光效率比傳統高壓鈉燈高60%,而且LED光源使用壽命平均為10萬小時,可以長年免維護。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