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世界上第一個無人工廠在日本誕生,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無人工廠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普及。目前,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以此作為保持和重獲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機器人革命”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從2013年到2020年期間以5.4%的復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20年其銷售額將達到411.7億美元。
在“機器人”概念被國家領導人在多次講話中提到后,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始關注這個行業,“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也被許多地方政府納入了“十三五”發展規劃之中。
對于近年來多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日漸“泛濫”的機器人產業扶持政策,國家有關部門將進行清理整頓。其中,包括稅收等優惠政策在內,凡是涉嫌違法違規或影響公平競爭的政策,都將納入清理規范的范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各地此前針對智能化產業持續推出和加碼的扶持政策有望規范,助推中國機器人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邁進。
近年來,包括上海、深圳、天津、成都等地陸續出臺針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政策,以吸引機器人智能化企業入駐。以深圳為例,地方政府擬每年投入5億元發展智能裝備產業,對行業細分龍頭給予500萬元資助;廣州等地也表示對工業機器人產業龍頭企業采用資本金注入、股權投資等方式予以重點支持,且在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等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采用無償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連續5年重點支持工業機器人相關項目建設。
在政策吸引下,不少智能化產業鏈企業進駐各地機器人產業園區,但由于不少企業缺乏減速機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整個產業低層次投資和重復競爭格局初顯。更多相關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能型機器人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曲道奎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中國發展機器人產業不應一哄而上,而應該著力培育更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也不應惡意競爭,應該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上下工夫。業內分析認為,隨著國家對多地機器人產業政策的規范,有望推動整個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邁進。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