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動汽車的電池續航能力還在改善中,但這似乎并不影響人們對電動汽車的熱情,而且電動汽車正在融入一個更大的交通網絡之中。人們將越來越傾向于開車去火車站,而不是全程開長途車旅行。考慮到這一點,歐洲財團 V-Charge 正在開發一個系統,當人們到達車站就可以直接下車,讓汽車自己去尋找停車位。
要想實現這樣的操作,V-Charge 系統要求汽車配備 8 個車載攝像頭,就像停車輔助系統和緊急制動系統中使用的攝像頭一樣。當然,要讓汽車自己能去找停車位,必要的前提是它能自動駕駛。
一旦人們到達車站,可以使用手機應用告知停車服務系統你要停車,然后服務器會自動連接到你的汽車并向它發送可用車位地圖,該地圖包含了停車場所有的車位,并且用點陣布局,汽車利用 8 個攝像頭確定路線,以不超過10km/h 的速度尋找車位,它的制動系統能避免它撞到其他車輛。此外,服務器會對路線和停車位進行優化,保持交通順暢。車停好后,可自動在集成充電站進行充電。當人們結束旅行返回車站時,再使用同樣的方式讓車來接他們。
目前 2 輛裝載 V-Charge 系統的測試電動汽車分別在沃爾夫斯堡和蘇黎世進行道路測試。雖然這個系統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在未來將會適用于各種停車場。
V-Charge系統有望在明年9月全面啟動并投入使用。除此之外,V-Charge 還打算將停車范圍擴大,讓汽車即使在馬路上也能自動尋找停車位,但這對系統要求更高了,還要考慮到不可預測的變量,例如行人。
Via dt
當這個系統實現以后,對于國外的司機來說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福利,不會再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停車位,至少在停車的時候能夠減少大量的時間消耗,把這些時間用來做更有價值的事情。這款系統如果用于國內,又將會是怎樣呢?目前國內的停車場的車位已經有點供不應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樣的系統是否還會適用呢?在國內如果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科技進步的同時,所有的公共設施建設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小編認為,這項技術與車聯網與智能駕駛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文章中提到V-Charge要求汽車必須能自動駕駛,那么與目前火熱的無人駕駛技術有著不可分的關系。各位看官,可以試想一下當我們從駕駛中完全解放,我們的駕駛生活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審核編輯: 小丸子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