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靈活地揭開藥瓶包裝盒薄膜,小巧的藥瓶從傳送帶遞入設備。理瓶、洗瓶、滅菌、灌裝、加塞……一道道工序在機械手和傳送帶的默契配合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不到一分鐘,戴著藍帽小蓋的成品藥瓶排著隊列輸送而出。
春節剛過,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身著藍色工裝的工人們聚精會神地對智能機器人生產線進行調試檢測。作為中國首臺世界級水平的醫藥無菌生產智能機器人,該系統生產速度快,性能穩定,無人員干預,無交叉污染,占地面積節約一半。
新建智能工廠、巨資并購德國Romaco集團、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2.87億元……近年來,楚天科技展現出令人驚喜的潛力,這離不開在智能制造之路上的大步邁進。
以創新為利刃,打破國外壟斷市場
1月8日,從北京傳來喜訊。楚天科技憑借“藥劑高效分裝成套裝備及產業化”項目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炜萍脊煞萦邢薰緢绦锌偛迷苍茝氖卵邪l多年,他說,把藥劑裝入小藥瓶,聽上去操作簡單,其實大有學問。
與以口服為主的固體制劑不同,常用于注射的液體藥劑直接進入血液系統。分裝過程質量一旦失控,將直接影響藥品質量,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極易造成污染。
然而,中國藥劑分裝裝備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這嚴重影響了中國醫藥裝備和醫藥行業的發展。
“以自主創新引領行業跨越發展,擺脫國外壟斷的桎梏,是企業的應盡之責。”曾凡云介紹,從2003年開始,楚天科技便啟動了該項目的研發。
要實現藥劑高效分裝,有著不可忽視的三大難題:薄壁藥瓶易破碎、灌裝精度難控制、異物雜質難檢測。
以碎瓶為例,在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中,一旦藥瓶因摩擦或碰撞發生破碎,碎片極有可能濺入藥液之內,整批藥物質量均難以控制。
為找到最適合減少薄壁瓶碎瓶的材料,楚天科技先后進行了30余次實驗。瓶壁的螺紋狀態、粗糙度、耐壓度等每一項都需恰到好處。時至今日,該套高效分裝設備的碎瓶率已經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
通過10余年持續研究,控碎、控量、控質三大技術難關被一一攻破。楚天科技成功研制出5大類119種系列化藥劑高效高精分裝裝備。這套裝備在分裝速度、碎瓶率、產品合格率等多項指標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實現產業化并參與國際競爭。
隨著技術的更迭升級,一大批訂單接踵而來。一些原本依賴進口設備的制藥企業,紛紛轉而叩響楚天科技的大門。
開啟智能制造新模式,醫藥裝備邁入4.0時代
智能機器人預灌封無菌生產系統不僅幫助楚天科技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更是將中國醫藥裝備生產企業推上了世界的舞臺。2016年,在世界頂級的美國國際制藥工業展上,北美客戶對該系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楚天科技的目的并不止于此。
未來智能機器人將逐步完成醫藥裝備行業無菌生產系統的全替代,實現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要快速搶占發展高地、提升楚天科技在制藥裝備領域地位,必須實現科技產業化發展。
“以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新建智能化工廠,這是楚天科技必須走的一步棋。”曾凡云表示,楚天科技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毫不猶豫地往制藥裝備工業4.0時代推進。
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認為,在制藥領域集成機器人并加以廣泛應用,會有效解決國產醫藥裝備的穩定性問題。
這也正中制藥企業的需求。當今企業需要高效發展,圍繞單個項目轉型升級成為過去式,更多的企業需要裝備供應商提供整體化的解決方案。
市場時機已然到來,而技術條件也趨于成熟。而這一切,將在楚天科技初見雛形的智能工廠中得以實現。
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智能工廠與世界同步
在楚天科技智能機器人工廠項目現場,智能工廠建設正酣,廠房以及配套設施拔地而起。
智能化制藥是大勢所趨,而楚天科技的智能工廠則是更進一步:以智能制造生產智能裝備,即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雙智能的生產將打造出高品質機器人及高端制藥裝備,這不僅會使制藥過程更為安全可控,還將推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預估,智能工廠的建成將實現人工成本降低66.7%、生產效率提高37.9%、不良品率降低27.3%、能源利用率提高13.3%。
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楚天科技將擁有檢測機器人、灌裝機器人、無菌轉運機器人等多種制藥機器人裝備柔性制造生產線、個性化制藥裝備的智能工廠,以及適合于我國醫藥產業升級改造的機器人及智能化高端裝備的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化車間投產后,預計至少將實現年銷售收入7.2億元,創造利潤1.6億元。
“楚天機器人智能工廠以信息化系統為大腦、工業互聯網為神經、自動化物流系統為血液,將各功能區域高效融合,實現整個工廠的運營智能化,成為世界首批制藥裝備智能生產工廠。”唐岳表示,“在這一領域,長沙將與世界同步?!?/span>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