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智能電網規劃仍未最終定稿,要想精確預測投資規劃的數據是不容易的。我們在這篇中希望搭建一個分析框架,去探討1)電網公司應該投多少錢,才能確保2020年底全面建成一個智能型的電網;2)這些錢在各種設備的投資分布是怎么樣才最合理;3)具備什么特征的上市公司才能受益于智能電網的盛宴。
中國智能電網將于2011年進入全面建設期,二次設備是重中之重。我們估算國家電網未來十年電網投資總規模將達3.1萬億元,其中二次設備投資約3400億元。二次設備需求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占電網設備投資的比重將由目前的5%提升至未來十年合計的11%。
從驅動因素出發尋找受益產品。新能源發展、電網安全運行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推動了電網朝著智能化方向的升級。我們分別從這三個驅動因素出發,搜索到具體受益的二次設備產品,并探討了未來的市場容量,具體包括智能電表(71-90億)、儲能電池(年均45-60億市場)、數字化變電站(40-45億)、柔性輸電(29-41億)、電動汽車充電柜(26-30億)、配電自動化(18-20億)、智能調度(18-20億)、和變壓器在線監測裝置(10-12億)等。
多維度挑選智能電網個股。我們從二次設備占比、進入壁壘、電網建設迫切程度、電網認可程度以及新業務對原業務的沖擊等五個維度給上市公司打分并排序。前五名受益于智能電網的個股依次是榮信股份、理工監測、比亞迪、思源電氣和國電南瑞.
推薦榮信股份。柔性輸電在電網的滲透率目前很低,智能電網給榮信的柔性輸電產品帶來的新市場將遠大于目前工業節能市場,來自電網的訂單已占09年新訂單的20%。高壓變頻產品市場份額強勁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余熱余亞發電業務增長迅速亦是榮信未來的亮麗看點。股價對應2011年市盈率28倍,處于可比公司低端,考慮到受益智能電網程度最大,給予推薦評級。
推薦思源電氣。思源電氣由一次設備向智能電網全面轉型,已介入在線監測、數字化變電站、柔性輸電、電動汽車充電柜等業務,均獲得電網訂單。憑借卓越的管理能力、高技術起點、電力電子領域的積累,有理由對思源的轉型持樂觀態度。股價對應2011年市盈率26倍,處于可比公司低端,給予推薦評級。
審慎推薦國電南瑞。國電南瑞收入中二次設備占比大,電網調度進入壁壘高。控股股東國網電科院是國家電網二次設備的研發平臺,因而公司對技術演進方向的把握最強。集團大量相關資產的后續可能注入亦值得期待。但部分原有業務會受到智能電網新業務的沖擊。近期股價表現過于強勁,股價對應2011年市盈率47倍,處于可比公司高端,建議等待回調介入。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