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的節能效率在國際上已經得到普遍認可。正如互聯網使得商業和通信效率實現顯著改善,智能電網的建設在當今時代具有巨大的迫切性和益處。美國格點電網公司首席執行官彼得科賽爾在世界經濟論壇能源報告中表示。
他認為,智能電網技術可以通過隨時對傳統能源和清潔能源進行優化協調實現節能,滿足經濟和環境的雙重目標。同時,能夠根據未來能源需求縮放規模提高運營效率,可以為公用事業公司及其客戶提供能夠自我優化的智能網絡,從而能夠隨時高效生產、配送并消費最清潔最經濟的電力。
日前世界經濟論壇在天津發布的《2010年能源展望報告》中指出,美國的線路電力損失將近總發電量的6%,印度線路損失高達25%。而智能電網則使得電網能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有效生產并配送理想數量的電力,使得消費者行為變得更加有效。
與以往傳統電網不同,智能電網的優越性在于將為用戶提供更為安全、優質、可靠和清潔的電力供應,優先保證清潔能源的安全接入與合理利用,通過雙向互動指導用戶合理用電,盡可能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減輕環境壓力。
天津市電力公司智能電網部負責人劉明志介紹,傳統電網的供需矛盾的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峰谷差的不斷拉大,系統裝機容量難以滿足峰值負荷的需求。而智能電網能夠有效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智能電網可利用的新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電以及生物熱電等。它可以根據實際的電力需要智能地選擇不同的電源加以組合,保持城市的電力供應始終強大而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將建立選擇鋰電子電池為主要儲能裝置的儲能系統,建設集中儲能站,解決了儲備電能難題,由自動化系統集中監控,可以有效地保證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的輸出,同時削峰填谷地提高利用能源效率。
在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實踐中還將依托安全、先進、靈活的全光纖通信網絡在分布式電源的安全可靠接入、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智能型配電自動化、智能用電、智能電力營業廳、智能變電站(技術較為成熟)和可視化平臺等多個環節上體現電網的智能化應用。
智能電網通過新能源發電、儲能系統和電動汽車充放電設施的引入,對緩解單一煤炭發電的局面有著重要的意義,不但對電網的削峰填谷起了重要作用,在環境保護、能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對社會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將為用戶提供更為安全、優質、可靠和清潔的電力供應,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高社會生產、生活用電水平;降低單位能耗的二氧化碳排放,減輕環境壓力。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