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道,澳大利亞醫生為一名患了癌癥的男子進行一項全球第一例手術,替他移除被癌細胞嚴重破壞的椎骨,再為他植入一條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旳椎骨,令該男子重獲新生,3D打印技術也因此再次書寫了醫療新里程。
3D打印,也稱為增材制造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航天和國防、醫療設備、高科技等,未來前景普遍看好。
3D打印技術應用
目前3D打印分位桌面級和工業級兩種,桌面級是初級、入門階段,能體現出工藝原理,工業級應用更為實際,用途為快速原型制造和直接產品制造。因此3D打印技術過去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應用較廣,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其可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
國內3D打印應用領域涉及行業眾多,其中應用領域前五的是汽車、消費產品、商用機器設備、醫學和學術理論建模,市場份額本別占到了31.7%、18.4%、11.2%、8.8%、8.6%。3D打印應用的分布,說明了其具備的優勢和特點,也說明了其所有的局限和不足。
中國3D打印應用領域格局圖(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D打印發展前景
3D打印產業下游需求行業較多,包括汽車行業、消費電子、機器設備、醫療器械、建筑工程等等,這些行業的需求有助于3D打印產業的發展。同時,隨著3D打印機產品價格下跌,以及技術不斷革新,將加快在相關行業的應用。
國家對于3D打印產業同樣大力支持,曾出臺政策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地方省市同樣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要求重點發展3D打印產業,未來還有可能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大力支持將成為推動3D打印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并在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得以大規模推廣,持續壯大國內的3D打印市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3D打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數據,2012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為10億元,到2013年時翻了一番達到2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全國3D打印機市場規模將在100億元左右。
不過目前我國3D打印產業處于初級階段,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我國擁有豐富的制造業經驗,對行業發展有著一定的優勢,未來在全球的比重將增大。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