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光大燈原理/亮度解析
大燈是汽車再正常不過的一個零部件,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大燈造型越來越“詭異”、功能越來越多、亮度也越來越強。尤其對于那些喜歡“24小時開遠光”的“馬路殺手”來說,亮度越大“謀殺”效果越好。最近奧迪又發布了自己的激光大燈技術,“什么?激光?這要到了馬路殺手手里我還能幸免么?”今兒就和你聊聊這些個燈的優、缺點,看看是不是高檔的燈就一定是最好的,便宜簡單的燈就一定一無是處?
激光大燈會不會傷人?
在比較各類大燈之前,筆者覺得有必要澄清上文提到的激光大燈是不是會“傷人”這件事兒。雖然,在你的思維里,激光可能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但其實我們今天提到的汽車激光大燈,亮度色溫都經過研究,照射效果符合人眼的視覺習慣。雖然大燈有著很高的亮度且光源是激光,但是激光大燈完全符合日常使用的要求,燈光也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寶馬i8就搭載了激光大燈系統
激光的理論基礎是愛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來的(受激發射),而激光的原理可以追溯到粒子級別,所以概念筆者覺得你可以在“度娘”那兒輕松找到答案。筆者在這里更主要想說,激光具備定向發光、亮度極高、顏色極純、能量極大等特性。
▲激光大燈基本結構
我們常說的激光武器,是需要高度集束的激光才能夠完成,并且功率相當大(幾兆瓦)。而當今汽車用的激光大燈,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一般只有幾十瓦)。所以是不具備“殺傷”效果的。不過,那你也不能亂開遠光燈!
這些個燈都有啥優、缺點?
既然激光大燈不是激光“武器”,那么,咱們就把現在市面上的激光大燈、LED大燈、氙氣大燈和鹵素大燈放在一起,看看它們都有哪兩把刷子。
▲在2015 CES展上,奧迪Sport Quattro Laserlight概念車就搭載最新的激光大燈技術
1.照射效果
首先說說照射距離,由于激光大燈的光源--激光在幾位選手中定向性最強,所以照射后發散度最低,加上極強的發光效率,使得其亮度最高,照射距離最遠。也是由于這個原因,當今的激光大燈一般都將其作為遠光光源,近光用其他照射距離“近”的光源。
▲奧迪激光大燈照射范圍示意圖
而LED大燈的光源是我們熟知的發光二極管,由于LED的發光效率很高(但不及激光),亮度很大,只是由于光束的凝聚性等沒有“輻射”背景的激光來的強,所以LED的大燈照射距離要比激光大燈近一些。
▲奧迪現款A8的矩陣式LED大燈
我們常見的氙氣大燈(HID)最早由飛利浦公司研發,原理是將高壓電流接入充有氙氣氣體的密封燈頭,氙氣氣體在高壓電流的作用下產生電弧放電并產生白色的強光。雖然亮度與LED大燈差距不大,但是由于電弧本身形狀略顯彎曲,所以氙氣大燈必須使用專用反射結構(例如透鏡),使得照射距離相比激光大燈和LED大燈受到一定制約。不過滿足日常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奧迪老款A8搭載的是帶有透鏡的氙氣大燈
至于鹵素大燈,說白了就是白熾燈的“升級版本”,但是鹵素燈依舊是傳統的熱輻射光源(燈絲通電發熱),發光效率在幾種燈具中最小,同等功率下發光效果也是最弱的。
▲而在一些低端車型上,鹵素大燈仍是主流配置。(圖為奧迪A1)
不過,由于鹵素燈的色溫普遍偏低(3500K左右),所以看上去燈光會顯得有些發黃,而在遭遇能見度不好的霧天等環境下,這樣的光線會更具穿透力。而氙氣大燈等光線更白、色溫更高(一般在4000-13000K左右),往往會因為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發生漫反射,造成“一片白”的視覺效果。
▲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色溫較暖的鹵素燈有著不錯的穿透力。
所以,在天氣狀況優良的情況下,激光大燈等具備非常明顯的照明效果,而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傳統鹵素燈的照明效果要更具優勢一些。
2成本/啟動速度/體積解析
作為還沒有進入大規模量產的激光大燈,成本必然是四種燈具中最高的。而且未來也只有極少數車(量產車)裝備此種燈具。不過,激光大燈發光效率高,所以在獲得同等亮度時消耗能源最少。
▲當滿足同樣照明條件時,使用激光大燈的能耗不到LED大燈的60%
LED大燈技術也是近幾年興起的技術,價格相比激光大燈要更加“接地氣”,但是制造成本依舊比較高,一般都會出現在中高級車型的配置單上。不過LED燈壽命可達10萬小時(大概11年),而傳統的氙燈僅3000小時左右,節能效果也不錯。
▲本田第九代雅閣搭載的LED大燈是鹵素大燈制造成本的3倍。(本圖為帶透鏡的鹵素燈,下圖為LED大燈)
氙氣大燈的技術成熟,制造成本較低,但是結構相對復雜。由于惰性氣體需要高壓電流進行激發,所以氙氣大燈還需要專門的升壓裝置(高壓包),包括其他輔助設備等,這無疑限制了其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不過相比傳統鹵素燈,氙氣大燈還是具備一定的節能優勢。達到60瓦的鹵素燈的照明亮度,35瓦氙氣燈就夠了。
▲氙氣燈需要專門的高壓包設備。
▲鹵素燈雖然耗電量好亮度不及對手,但是價格低廉,技術可靠是其依舊活躍的原因。
鹵素燈的成本最低,技術最成熟。雖然在壽命和能耗上相比其他幾位選手略遜一籌,但是低廉的價格和簡單的結構依舊讓其成為汽車大燈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3.響應速度
無論是激光大燈還是LED大燈,亦或是“土掉渣”的鹵素大燈,其啟動時間都非常迅速,基本上可以達到通電即亮。而氙氣大燈則需要2~3秒的啟動時間。這在日常使用中無疑多少會帶來點麻煩(比如白天閃遠光燈示意)。所以有些裝備氙氣大燈的車型,在遠光位置依舊會采用鹵素光源。
▲由于氙氣大燈需要一定的啟動時間,所以在遠光位置一般會采用傳統的鹵素光源
4.造型體積
激光大燈的元件可以壓縮至極小的體積內(單個激光二極管元件的長度已可以做到10微米,僅為常規LED元件尺寸的1/100),由于其熱量相對較低,也不需要LED那么復雜的散熱結構,所以激光大燈可以滿足設計師各種苛刻的造型要求,反正個頭小不是?
▲寶馬的激光大燈結構示意圖
▲奧迪的激光大燈結構非常緊湊
LED大燈雖然沒有激光大燈體積小的那么夸張,但是由于其沒有氙氣大燈那么笨重的透鏡結構,所以也是非常方便布置和造型設計的。不相信?那么去看看“沉迷”于大燈設計的奧迪車吧!
▲奧迪“燈具廠”作品一枚
▲奔馳也是車燈設計的“高手”
氙氣大燈除了需要“高壓包”等設備布置在車輛內部,往往還需要透鏡結構對光源進行凝聚,這就導致其體積的增加。而鹵素燈僅僅是需要相應的發光燈碗(或透鏡)就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氙氣大燈再次“墊底”。
各種燈具性能對比
我該如何取舍?
就算是現在“弱爆”了的鹵素燈相比早期汽車的“煤氣燈”、“蠟燭燈”,也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技術的發展永遠沒有止境。而我們在挑選一款汽車時也沒有必要過分迷戀過于前沿的技術?,F階段,筆者認為最具誘惑力的當屬LED大燈,它能耗小、亮度高、造型漂亮并且節能環保,最重要的,現階段的價格并沒有激光大燈那么“高處不勝寒”。
寶馬即將在新款7系上推出搭載激光大燈的車型,這意味著,未來該款技術也將越來越普及。而傳統的氙氣大燈和鹵素大燈雖然沒有看上去那么“美麗”,但是滿足日常使用卻也完全沒有問題。尤其那些想要追求便宜的用戶,鹵素大燈更是不可或缺。所以還是那句話,便宜的不一定全都差,貴的不一定什么都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