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到目前為止發展到了什么程度,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放在國際背景下比較,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水準如何?本文將做一個全面梳理。機器人市場依然微小 機器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現在機器人已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發展的戰略性高新技術,因為機器人將會改變我們的制造模式,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機器人市場尚微小 “中國特色”是出路
從2009年開始,機器人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全球的年均增長率接近30%,中國接近60%。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我們預計未來10年到15年,中國會繼續保持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的地位。目前全球平均的機器人密度是0.62%,中國只有0.3%,發展潛力巨大。
但是機器人發展了半個多世紀,目前的全球保有量才不到200萬臺,實際上機器人的替代率可以忽略不計。全球平均來看99.38%還是人來作業,在中國99.7%還是人來作業。作為一個產業,這么小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汽車的全球年產量將近一個億,PC、家電更是幾個億。機器人產業的規模和它的名氣差距之大,令人驚訝。
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是機器人技術嚴重滯后,產品的功能和性能不能滿足制造業的剛性需求。
首先,目前的工業機器人缺少感知系統,包括視覺、聽覺等感知系統。第二,機器人靈巧性不夠,工業中大量的工作靠的是人的靈巧性,機器人不具備。機器人既沒有感知系統,又沒有靈巧的操作系統,按照人的標準來看,機器人是嚴重殘缺的人類,基本會被排除在就業范圍之外。這就是機器人技術的現狀。在這種技術水平下,機器人能做的,只能是一些程序化、規定性的工作。需要靈巧性的工作機器人做不了,工作內容不一致、規范性不強的工作機器人做不了。所以在耗費大量勞動力的行業,機器人幾乎全部無能為力。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