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交通
挑戰
該系統的核心技術是通過高清晰度路面圖像的自動采集及計算機圖像自動識別,實現路面裂縫的全自動化檢測。CiCS系統可以識別細到1mm的裂縫,裂縫的自動識別準確率達到95%以上。該系統設計充分吸取了英國和歐洲的公路快速檢測標準和規范。CiCS的研究開發采用了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的研究思路,使研究成果既滿足了我國公路部門的養護檢測要求,在國際市場上又具備了競爭能力。
使用產品
硬件:USB-6215
軟件:VC
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激光測距傳感器
簡介
路況快速檢測系統能實現車流速度、晝夜檢測路面損壞、平整度、車轍、紋理深度及前方圖像這五項道路性能指標檢測的功能。
正文
從2003年開始,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養護管理研究中心將創新的理念融入西部科技項目開發行動中,根據科技資源富集的實情和行業功能定位,立足西部,著眼全國,旨在提高行業服務能力,把加強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激發創新活力,為路面養護技術的全面發展帶來不竭動力。
“瀝青路面快速檢測與養護技術的研究” 是2003至2006年度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 ,養管中心的科技人員在深入分析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現狀、快速增長的養護需求和未來管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依靠嚴謹的理論分析和大量的實驗驗證,研發了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最先進技術水平的“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裝備及配套“路面損壞識別系統(CiAS)”自動識別軟件技術。項目研究成果共申請了5 項國家專利,已經取得了兩項專利權證書和3 項軟件著作權證書。此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將顯著提高我國路況快速檢測的裝備水平和公路管理的技術含量,推進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現代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設。
近年來,公路養管中心正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和交通部標準規范等研究項目的支持下,根據我國公路管理的需要,持續開展具有產業化發展前景的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顯示了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成果的關鍵作用,中心的技術優勢實實在在地轉化成了生產力,成為高技術產業發展基地,并在養護管理技術領域扮演著行業領跑者的角色。
該項技術創造性地提出了用于路面損壞原因診斷的結構強度完好狀況預測方法,系統地分析了我國車轍的發展規律,提出了車轍評價模型、預測模型和車轍評價標準;根據現有的裝備條件和管理需要,提出了路面快速檢測裝備成套配置方案和應用技術指南;結合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特點,在研究路面損壞養護措施及應用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用于路面損壞原因診斷與損壞修復分析的瀝青路面養護專家系統。
專家介紹說,研究瀝青路面快速檢測及養護技術是為了改變長期以來路況檢測依靠人工目測和手工丈量的傳統方式,減少封閉交通對公路運營的影響,提高路況指標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為我國國省道及高速公路路面管理提供準確、可靠和具有可比性的動態路況數據及科學的養護分析方法。如今,這一技術正以優質的服務體系為行業營造發展平臺。
路況快速檢測系統包括集成指標(路面損壞、道路平整度、路面車轍、紋理深度、前方圖像)的快速(0~100km/h)檢測裝備和配套的高科技路面損壞自動識別(CiAS)軟件。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與我國早期開發的路面自動彎沉儀(ABB)和路面抗滑性能檢測車(RiCS),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路面快速檢測裝備體系,成為我國公路養護快速檢測的三大主力裝備。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