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生命周期理論的角度來看,盡管我國3D打印行業從起步到現在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但前期發展緩慢,目前仍處于導入后期到成長初期的過渡階段。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目前的3D打印行業接近于20世紀70年代的計算機行業,處于“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
3D打印處于導入后期到成長初期的過渡階段
就全球(特指歐美)來看,它們發展3D打印盡管比中國早了將近10年,但是仍處于導入后期向成長初期的過渡階段,只是這一過渡過程它們走了更長的時間,相比更接近成長的初期。
行業的生命周期往往與技術的生命周期存在一定的“遲滯”。從專利數分析,全球(特指歐美)3D打印技術發展到成長的中后期,對應3D打印產業的生命周期更趨近于成長初期;而我國3D打印技術剛進入成長的初期,對應3D打印產業的生命周期則更接近于導入后期。
未來幾年全球3D打印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中值在30%左右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3D打印產品和服務,過去五年以來3D打印產業增長顯著,2010~201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9%。隨著3D打印設備成本的下降和配套服務的完善,未來3D打印市場的應用領域會不斷拓寬,3D打印技術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的經濟規模會逐漸擴大。綜合,我們認為從2014~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場收入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中值在30%左右,大概率介于25%~35%,即到2020年,全球3D打印的市場規模大概率在152.6億美元到242.1億美元之間。
未來幾年我國3D打印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中值在40%左右
對中國3D打印行業做了一個PEST分析,發現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還是技術都為3D打印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中國3D打印雖然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后,但擁有全球最大的3D打印潛在市場,未來幾年3D打印市場規模增速將高于全球水平。綜合,我們認為2014~2020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中值在40%左右,大概率介于35%~45%,即到2020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大概率在286.9億元到440.5億元之間。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