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外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正處于規模化擴張的關鍵期,毋庸置疑,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2月24日,工信部發布通知,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統籌協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全局性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任組長。2017年11月27日印發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此也有相關部署和安排, 《指導意見》與《中國制造2025》一脈相承,工業互聯網躍升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被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工業互聯網是連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基于自身在制造業的雄厚實力和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行先試經驗,2015年6月15日,航天云網因勢落地,應運而生。2017年6月15日,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了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INDICS,形成了INDICS+CMSS云制造支撐系統,打造了具有我國產業特色的云制造解決方案。智能化改造專業能力和優勢產品不斷突破,門戶體系實現平臺用戶、底層數據等信息共享,常州云制造先導中心、寧波云制造示范基地落地發展,與西門子戰略合作得到加強,實現國際云平臺在4國、8個語言版本上線,積極對接海外市場和用戶,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全球推廣與運營快速推進。
INDICS平臺在IaaS層自建數據中心,在DaaS層提供豐富的大數據存儲和分析產品與服務,在PaaS層提供工業服務引擎、面向軟件定義制造的流程引擎、大數據分析引擎、仿真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等工業PaaS服務,以及面向開發者的公共服務組件庫和200多種API接口,支持各類工業應用快速開發與迭代。
INDICS提供Smart IOT產品和INDICS-OpenAPI軟件接口,支持工業設備/產品和工業服務的接入,實現“云計算+邊緣計算”混合數據計算模式。
航天云網以智能化改造、云制造認證、云制造綜合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抓手,面向社會提供覆蓋產業鏈全過程和全要素的生產性服務。通過兩屆工業互聯網APP大賽以及以質量認證和履約能力認證為代表的云制造認證和綜合服務,吸引近500家企業約900余款工業APP參與生態建設,近萬家社會企業通過認證和服務,解決了企業間實現隨機協作配套的困境和瓶頸。
當前,正處于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主平臺的關鍵窗口期。航天云網公司堅持“重戰略、雙驅動,重研發、強核心,重特色、創口碑,重扎根、接地氣,重協同、不燒錢”的總原則,以“三創新”為抓手,以信息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敢為人先、敢于拼搏、敢于創新、敢打硬仗,緊緊圍繞“可用好用”做好工作,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將用戶體驗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深入改進完善優化平臺功能,全力打造可用好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2月2日在2018工業互聯網峰會開幕式上,苗圩部長在發言中特別指出:“航天云網是我國較早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領航者,在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實踐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工業互聯網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創新未有窮期,全球工業互聯網尤其是云制造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是一篇大文章。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擁有最全的制造業門類,抓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機遇,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云操作系統,推動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平臺和服務“引進來”和“走出去”,加速工業互聯網全球協同發展,我們就有可能掌握新一輪工業革命主導權,推動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飛躍。航天云網的大膽創新或許能給振興實體經濟開拓一種新的思路。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