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衡水高新區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共同承建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裝備項目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國內首臺、全球最大兆瓦級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
2017年7月,衡水高新區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在衡水建立衡水科技創新試驗平臺,打造衡水研發中試基地,同時建立中科衡水先進能源動力裝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將研發成果實施產業化。其中將著力發展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設備項目,促使高新區在新能源科技創新領域奠定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地位。
經過七個月的刻苦鉆研,衡水高新區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成功研發出國內首臺、全球最大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并且在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燃氣輪機分公司完成加工裝配,并于2月7日成功舉行了交付儀式。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是國內外都競相研發的新型動力裝備,具有熱源多樣、功率密度高、體積小、熱效率高、清潔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是具有革命性、顛覆性的國際前沿技術。而二氧化碳壓縮機就是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此次壓縮機在國內率先完成了試驗機的整體裝配,有望引發鏈式效應,助推透平發電裝備產業取得更大發展。與此同時,兆瓦級
SCO2
壓縮機部件實驗臺的建設正在衡水緊鑼密鼓地進行,預計于今年5月份竣工并投入運行。
二氧化碳壓縮機的成功研發標志著我國在自主研發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有望在兆瓦級二氧化碳發電機組研制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