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被認為是云計算發展的下一個階段,那么是這樣嗎?行業專家David Linthicum在他發表的一篇名為“什么是多云?云計算的下一步”的文章中提供了這樣一個定義:“多云意味著使用多個公共云。當企業試圖避免依賴單個公共云提供商時,從每個公共云中選擇特定服務以獲得其最佳的服務,或者他們希望獲得多方面的利益時,這種使用模式就產生了。”
隨后他闡述了多云與混合云的關系,同時指出云計算模型都是圍繞使用模式而命名(例如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他認為,很多人可以互換地使用多云和混合云。然而,他強調這兩種云計算模式都有著一些鮮明的特征。
例如,混合云通常用作描述公共云與私有云結合一起使用的術語。“如果你將多個公共云與私有云一起使用,那仍然是一個多云(有些人可能稱之為混合多云,這很好)。”他解釋說。但是,多云架構通常使用兩個或更多公共云。
多云目標
從本質上講,多云的目標是避免對單個公共云提供商的依賴。
組織的數據在不同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之間進行鏡像,以便在災難發生時最大限度地延長正常運行時間,只要組織創建的數據經常進行備份,這就很有意義。
也許更讓人困惑的是,Linthicum說,“也有一種叫做實用混合云的模式,它是傳統企業數據中心與公共云的配套應用,這是因為許多企業對私有云的應用感到失望,所以想方設法將他們已經擁有的數據中心與公共云相結合。”
日益增加的復雜性
因此,人們可以看到云計算的采用變得越來越復雜。最初,人們的想法是將工作負載放入單個云平臺中——公共云或私有云。然而混合云的出現為組織提供了更多選擇。他說,這促使谷歌和微軟開發了引人注目的公共云平臺,為替代公共云業務的亞馬遜網絡服務的云平臺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其他的云計算提供商(如IBM,HPE和Oracle)緊隨其后推出了自己的云平臺。不過,他認為這些廠商與谷歌和微軟相比并不成功。
盡管如此,他仍然表示,這些廠商提供的都是可行的云平臺選項。所以,組織選擇將它們混合在一起應用,這是通過正式的架構流程和影子IT實現的。各種IT部門的努力往往會選擇不同的公共云,然后希望這些云業務由企業IT管理,但是他們通常沒有其IT部門的授權和知識而被采用(因此,其術語為“影子IT” )。
很多組織已經通過多種方法實現了多云模式,因此Linthicum聲稱大多數組織現在都在管理多云基礎架構。Linthicum補充說:“盡管許多IT組織只是使用每個云平臺的原生工具和服務來管理這些復雜的多云環境,但有一些組織將自己從復雜性中解脫出來。”
降低復雜性
為了降低這種復雜性,很多組織正在使用云管理平臺(CMP)和云計算服務提供商(CSP)或云計算服務代理商(CSB)提供的服務。然后,他們可以將其多云作為一個單獨的云平臺進行管理。但Linthicum解釋說,這意味著這些組織只能使用每個云平臺的一個“子集”。也就是說,采取“最小公分母”的方法。
因此,他建議企業關注云平臺所做的工作,而不是他們所謂的技術。“事實上,云計算架構將在新的幾年發展,新的模式也將出現。我確信還會出現新的名稱。”他評論道。
并沒什么新鮮概念
此外,可以說這個概念并不新鮮。事實上,IT領域的新技術很少,隨著底層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在有可能將過去的一些技術以新品牌和新名稱對其進行重新包裝和設計。人們可曾記得,云計算曾經被稱為應用程序服務交付或按需計算。因此,當云計算作為一個術語實現普遍應用時,甚至一些基于網絡的電子郵件供應商開始聲稱他們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
因此,多云對人們來說感覺有點像傳統的電力供應行業。但是,很多組織仍然依賴微軟提供的服務。微軟本身的目標是推動每個組織都采用云中的訂閱模式,而微軟Azure的云平臺則是目的地,但其所有的低成本應用程序都在一個云平臺或傳播。它們將分布在不同的云平臺中,例如谷歌云、AWS和Azure的云平臺。此外,還有針對仍在運行iSeries(AS400)應用程序的這些組織的IBM Cloud。
成本效益分析
此外,組織還需要對云平臺停機時間成本進行評估。組織需要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我在同一個云計算提供商或不同云提供商的云平臺上刪除應用程序或實施數據的重復數據刪除,這會花費更多的費用嗎?使用多云應該具有財務和運營意義。必須有一個商業案例,否則它不會帶來任何形式的節約。
考慮網絡和數據延遲對每種云計算類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在需要私密訪問的情況下,低延遲可以提供對時間要求嚴格的應用程序,例如需要位于安全防火墻背后的數據庫。然而,對于同一組織中的其他應用程序來說,公共云是開放的,對遠程或公共訪問的時間較少,因此,公共云是其前進的方向。
那么組織應該采用哪種云計算模式并接受呢?以汽車為例,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功能。大多數的家庭都有多種不同車型:轎車、SUV、MPV等運輸工具。甚至那些生活在像倫敦這樣的地方有很多公共交通選項。然而,總會有人不時地租用車輛,例如乘坐出租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以,同樣,沒有一個模式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愿望和要求。而當組織選擇特定的云模型時,同樣也適用這樣的原則。
在理想情況下,這意味著應根據需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以確保組織采用正確的方法。這應包括對業務和服務連續性以及災難恢復的一些分析。例如,如果一個組織過度依賴單一云計算提供商,每當發生中斷時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因此,采用多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來降低風險將是明智之舉。此外,組織應該擁有多個數據中心和災難恢復站點,其彼此的位置應相距甚遠,以確保它們不會同時遇到中斷。其關鍵是分散風險以保持高水平的正常運行時間。
服務水平
人們還發現,有許多組織對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水平感到擔憂。為了緩解這些服務級別協議(SLA)的憂慮,許多企業在通過其傳統數據中心開展的同時,使用多個云服務,無論是同一提供商還是不同的提供商,以減輕業務中斷的影響,并分散風險。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多云管理工具可以幫助跨多個異構云管理數據和計算。但是,這些忽略了一個因素:數據如何以快速和有效的方式在這些云平臺之間移動。為了實現這一點,需要進行WAN數據加速,這可以通過PORTrockIT等解決方案來解決。
部署提示
企業部署多云模型的其他技巧包括:
(1)使用單一控制板的管理層管理云平臺。
(2)不要忘記在云平臺之間移動數據的性能要求。
(3)要問自己:“應用程序的延遲對內部使用和云用戶有什么影響?”
(4)請記住,數據必須在云中進行加密,而傳統WAN優化工具無法輕松實現。
下一步發展
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采用云計算以及非結構化數據的快速增長,將會朝著對象存儲的方向發展。這不僅僅發生在云端,而且會作為內部存儲的標準。對象存儲消除了傳統文件系統對文件系統名稱空間的限制。因此,多云可能會分散風險,但對于每個組織來說,這可能不一定是正確的方法。因此,未來的數據中心需要提供一系列云服務,以滿足每個客戶的需求。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