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起草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完成。根據《規劃》,“十三五”是內燃機邁向強國的第一步;同時,“十三五”全行業將堅持創新驅動,建立‘領跑者’激勵機制,提高全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并提出力爭到2030年把我國建成內燃機制造強國。
中國內燃機十三五規劃完成 建立激勵機制
據介紹,內燃機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是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面對內燃機產品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和細微顆粒物等各種物質對大氣環境的嚴重影響,發達國家內燃機制造業節能減排技術的關注點已經從控制內燃機有害物質排放轉向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從歐盟制定的汽車排放法規可以看到,2020年起新生產的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標準從目前的130克/公里降低為95克/公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正在取代有害物質排放法規成為推動內燃機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為此,《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到,“內燃機是目前和今后實現節能減排最具潛力、效果最為直觀明顯的產品,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作為主流動力機械的地位不可動搖。實現我國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的總目標,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同時,“十三五”全行業堅持創新驅動,建立“領跑者”激勵機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一批優勢企業,提高全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推動產業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促進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30年把我國建成內燃機制造強國。掌握核心制造技術和關鍵工藝技術,建設3至5個共性基礎技術平臺,推動內燃機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完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