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長沙將啟動200家傳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工作。“長沙制造”正加速向“長沙智造”轉變。對于產業界而言,“長沙智造”離不開機器人。
長沙一家傳統企業已實現了智能化的生產車間
“長沙制造”正加速向“長沙智造”轉變。對于產業界而言,“長沙智造”離不開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支撐點,如何提高人工智能技術,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結合起來,貫穿到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制造環節,一直是長沙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望“十三五”,長沙發展智能制造的重點任務:一是引進和培育一批企業、項目,逐步形成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二是推進一批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今年長沙將啟動200家傳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工作。
從最初靈感的迸發,到每個設計環節的技術突破,到流水線上的批量生產……要動員智能制造產業鏈條的每一環,為長沙的產業創新轉型提供全方位服務,需要一個“頂層機構”來謀劃長沙智能制造“機器總動員”。去年10月掛牌成立,由市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友好協商共建的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就是這樣一家“頂層機構”。近日,記者來到這里,了解長沙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最新信息,感受長沙產業創新轉型發展的脈搏。
立足長沙打造全面開放的創新基地、服務平臺
位于長沙高新區的中電軟件園9號棟,就是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駐地。它作為長沙推動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頂層機構,以《長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為工作綱領,立足長沙、服務長沙、輻射全省、示范全國、國際合作。
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將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在智能制造技術領域的優勢,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自主經營、協同發展的原則,瞄準智能制造先進及適用技術,為全市制造企業提供共性關鍵技術,引進、培養人才和核心團隊服務,引領智能制造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同時孵化科技成果、培育創新企業以及采取股權量化投資等模式,將研究院建設成為全面開放的創新基地和服務平臺。
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鄧子畏介紹,頂層規劃、協同創新是研究總院組建的主旨,同時將規劃建設長沙“13510”智能制造業務體系,即構筑1個基礎平臺“長沙智能制造工業云”;建設三大基地,包括以重大示范工程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國家示范基地、以安全可控核心裝備為重點的智能制造聯合創新基地、以分工協同企業群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創業孵化基地;培育5類核心產品;樹立10個重大示范領域。
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已牽頭組織了中國電子、IBM、北自所及國防科大、中南大學等數十位專家,走訪調研了第一批重點企業,同時對第二批申報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進行了咨詢對接,針對各個企業所申報的示范項目進行了溝通,提供了指導意見及建議,并形成了初步的調研報告。
政策給力企業推進智能制造信心更足了
“長沙智能制造的優勢很明顯,工業基礎底子良好,發展也處于比較健康的狀態,人才資源也相對豐富,最令企業驚喜的當然還是政策的給力。”鄧子畏表示,在推進長沙智能制造的過程中,盡管在長沙部分先進制造企業啟動了具有部分智能功能的智能制造單元、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及智能制造工廠的探索和試點示范,但是智能化生產所用大量智能化傳感器、工業機器人以及高端智能生產裝備等還主要依賴進口,采購成本高,導致工程實施投資大、投資回收周期長等系列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2015年10-11月間,市政府密集出臺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產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實施細則》、《長沙市智能制造孵化資金管理辦法》、《長沙市智能制造首臺(套)產品認定及補貼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文件,力圖從“獎、補、購、投、池”等多環節,以及市場拓展、產品優化等方面,全領域、全流程構建起智能制造發展體系。
與此同時,由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牽頭,擬成立智能制造裝備租賃公司,按“三個一點”,即應用企業首付一點、租賃公司按揭一點、設備提供商墊付一點的原則,為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裝備租賃服務。
“這一系列政策,極大提高了企業竭力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生產產品智能化的信心。”鄧子畏表示,為更好地完善長沙智能制造的政策體系,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正在進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基金和智能制造裝備租賃公司的籌備工作,另外,該院正在招募首批20支創智空間團隊,為長沙智能制造發展儲備力量。
推進試點第二批示范項目名單即將公布
“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的成立,對于我們初創型企業來說是福音!”湖南農博眾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書華告訴記者,該公司成功研發了智能售貨機,但是后續產業化卻遇到了困難,李書華為此專門向研究總院求助。對此,相關專家幫忙分析問題,并進行政策講解,讓他豁然開朗。
“每天打電話或主動上門咨詢的企業家很多,面對工業4.0的浪潮,大家有危機感,這也讓我們的工作更好開展!”鄧子畏表示,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對長沙現有制造業進行全面調查,提供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同時,他們組織中國電子、IBM、國防科技大學等多位專家進行集中調研,采取問卷調查、現場訪談、資料收集分析等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調研報告。該院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自主經營、協同發展的原則,鼓勵采取股權量化投資等市場化模式,往全面開放的創新基地和服務平臺的目標邁進。
作為《長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主要任務的第三方承擔單位,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不僅協助長沙落實智能制造相關政策,通過走訪、調研,梳理出了30家試點示范企業遇到的困難,并組織專家為之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據了解,長沙智能制造第二批試點示范項目已完成遴選,并將于近日正式公布,數量將達200個。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