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慕大海域,獅子魚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嚴重威脅到當地的海洋環境。它屬于外來物種,沒有天敵;壽命很長,可以活上30 年;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產下200 萬魚卵。更可怕的是,它是非常瘋狂的捕食者。在半小時內,一條獅子魚能消滅掉20 條其它魚類。當iRobot 的創始人Colin Angle 到百慕大時,他首次了解到這個問題。現在,他試圖以技術方法解決它。
“當我在百慕大時,潛水教練給了我一個挑戰。他說,‘你是造機器人的,為什么不制造一個機器人,解決這里的獅子魚問題呢?’” Angle 對Fastcompany 網站說,“我沒有無視這個問題,而是說,’好,那能管用么?’”
隨后,Colin Angle 與妻子一起成立了非盈利公司Robots in Service of the Environment(服務環境的機器人),開始制造捕捉獅子魚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被稱作Guardian(守衛者)。它嵌入水中,擊昏獅子魚,并將其收到身體里。捕捉足夠數量的獅子魚后,Guardian 浮出水面。然后,這些魚被銷售到各個餐館。
“人們對獅子魚的需求是存在的。如果你能抓到它們,有人會付錢給你,” Angle 說,“挑戰在于,人們很難進入到深層水域。那是獅子魚生存繁衍的主要區域。機器人可以潛入200、300 甚至是400 英尺深的海域,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
不過,如果機器人成本過高的話,這種方法就沒有意義了。借助于生產Roomba 的經驗,Angle 希望把制造成本控制在1000 美元以下。“使用機器人的成本如此之低,你能夠從這件事中得到收益。” 他說。
目前,Guardian 并非全自動的,需要人類遠程控制,這是出于成本考慮。開發團隊正在進一步簡化設計方案,削減機器人的制造成本。他們希望把機器人銷售給捕魚愛好者,或者是專業的捕魚團隊。由于機器人可遠程控制,游戲化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當你坐在辦公室里,想做些好事,你可以在iPad 上捕捉獅子魚。” Angle 說。
在Angle 看來,捕魚機器人只是公司邁出的第一步。以后,他們還會生產其他類型的機器人,用以打擊偷獵,或者收集海上的塑料垃圾。“我們相信,在環境問題上,低成本機器人能夠提供一系列創新的解決方案。” 他說。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