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27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召開。12位來自市、縣、企業的代表就如何發展湖南經濟逐一發言。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首當其沖。胡衡華的發言始終圍繞一個中心展開——長沙的傳統產業如何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進行轉型升級。這讓聽者無不心生“悠悠大事,唯此為大”的感懷。
長沙智能制造頂層設計完成 未來可期
回顧2015年,在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長沙已經形成以三年行動計劃為牽引、以智能制造研究總院為支撐、以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為帶動、以金融及產業政策為保障、以智能制造總體解決方案為推動力的智能制造產業立體發展體系。展望2016年,智能制造必將成為今年長沙經濟工作的主要抓手。我們相信,隨著一季度智能制造第二批200個試點示范項目的啟動,長沙的智能制造企業必將形成既有頂天立地之勢,又有鋪天蓋地之風的局面。
未來,可期。
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
《中國制造2025》印發僅3個月之時,2015年8月21日,長沙,懷著舍我其誰的責任心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執行力,率全國之先發布《長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動計劃》。長沙之所以能率全國之先響應“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實現新型工業化”之部署,不僅因為長沙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和人才儲備,以及政府多年一如既往地積極引導,更有賴于長沙“當家人”對于落實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強大執行力。
針對智能制造,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曾明確作出表態:“企業變制造為‘智造’,潛力無限,大有可為?!彼岢?,長沙必須抓住“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 ”行動計劃帶來的重大機遇,引領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既培育頂天立地的企業航母,又大力發展鋪天蓋地的小型巨人,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技術、自主品牌的產品和企業,推動“長沙制造”向“長沙創造”轉變。
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則表示,長沙作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湖南湘江新區3個政策“疊加區”,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國務院及各部委的要求,開展智能制造專項行動,從而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可以說,《長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之日即長沙智能制造頂層設計公布之時,然而,長沙并未停下頂層部署的腳步。
2015年10月,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成立,與此同時,中國電子-IBM聯合創新實驗室也落戶長沙。作為長沙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機構,幾個月來,二者對長沙現有制造業進行全面調查,提供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同時,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自主經營、協同發展的原則,鼓勵采取股權量化投資等市場化模式,往全面開放的創新基地和服務平臺的目標邁進。
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有序推進
《長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是,到2018年年底,實現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頻率降低30%。
早在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成立之時,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就曾表示,對開展智能制造需求迫切的行業和企業,要組織專家上門指導,適時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會,選擇適合本地區產業特點的典型試點示范企業,組織相關的企業進行考察和學習。
作為《長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主要任務的第三方承擔單位,2015年11-12月間,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不僅協助長沙市政府落實智能制造相關政策,更通過走訪、調研,梳理出了這30家試點示范企業遇到的困難,并組織專家為之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鄧子畏介紹,“11月和12月的兩次集中調研,由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牽頭,組織了中國電子、IBM、北自所及國防科大、中南大學等20余位專家,采取問卷調查、現場訪談、資料收集分析等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調研報告。”
30個試點示范項目有序推進的同時,長沙還在醞釀著更大的智能制造“風暴”。據了解,2015年12月,第二批試點示范項目已完成遴選。第二批試點示范項目將于2016年一季度正式公布,數量將達到200個之多。屆時,長沙智能制造有望初步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氛圍。
強大保障:系列政策構建智造產業保障工程
2015年8月21日,“中國制造2025·長沙在行動”啟動式上,市政府與一批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長沙卷煙廠、晟通科技等30家企業的智能制造項目獲授牌,成功入圍長沙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項目支持。
2015年10-11月,政府又密集出臺了《長沙市智能制造、新材料產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實施細則》、《長沙市智能制造孵化資金管理辦法》、《長沙市智能制造首臺(套)產品認定及補貼實施細則》、《長沙市智能制造裝備本地采購(租賃)補貼實施細則》等文件,從“獎、補、購、投、池”等多環節以及市場拓展、產品優化等方面全領域、全流程構建了智能制造發展體系。
另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完善長沙智能制造的政策體系,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正在進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基金和智能制造裝備租賃公司的籌備工作。
未來推動力:提升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將“產業轉型”推入運轉軌道
有了頂層設計,有了系列政策,政府部門為智能制造的“盤算”就到此結束了嗎?不!
長沙市經信委裝備與汽車工業處處長唐懿說,政府的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绊攲釉O計、系列政策起到的是引領作用,但是,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頭是龐大的需求市場,另一頭是智能制造裝備生產企業,這兩家如何有機地結合起來?”
那么,作為提供服務和政策的政府,必須在需求市場和生產企業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唐懿說,這座“橋梁”的名字叫做“智能制造行業綜合解決方案”。
如今,提起智能制造,很多人的腦海里涌現的就是機器人代替人工,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唐懿表示,工廠推進智能制造,機器人只能完成生產智能化的某一個環節,而智能制造還牽涉到老代設備的提質改造、工業云建設和數字化工廠的構建等內容。“這就是說,生產機器人的這類企業并不能解決智能制造的所有問題,我們必須利用綜合的技術來做總體的解決方案?!?/span>
2015年11月起,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已經為此行動,以期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企業的任何環節的智能改造需求。“我們試圖打造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集戰略咨詢、架構設計、實施方案、關鍵裝備、核心軟件、數據集成、流程優化、運營評估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下一步,長沙還將謀求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把行業解決方案能力作為產業轉型的助推劑和抓手?!遍L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鄧子畏說。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