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不會有一天取代人工?這不算個新鮮話題。但你設想過這一天可能很快到來嗎?日本和英國研究人員最近推測,日本接近半數的職位可能在10至20年內由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研究人員列舉了部分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yè)。來對照看看,你是不是該“另謀高就”了?
機器換人最新研究數據 會計失業(yè)率極高
半數人可能“失業(yè)”?
日本共同網日前報道,日本智庫野村綜合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調查計算機應用對日本國內601種職業(yè)的潛在影響。在日本,這些職業(yè)的從業(yè)人數總計4280萬。
根據研究人員設定的標準,如果一項職業(yè)66%以上的工作內容可由人工智能或機器人完成,即被視作“可被取代的工作”。研究人員計算后發(fā)現,日本勞動者中,49%的人可由電腦代替。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先前在美國和英國進行的類似研究顯示,美國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職位比例為47%,英國為35%。
哪些工作容易“被搶”?
按照研究人員的推測,容易被電腦取代的職業(yè)包括普通文員、出租車司機、收銀員、保安、大樓清潔工、酒店客房服務員等。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職業(yè)“不需要特殊知識和技能”。
需要高創(chuàng)造力、談判能力、社交能力的工作,則不容易被替代。被取代可能性較低的職業(yè)包括醫(yī)生、教師、學術研究人員,以及導游、美容師等需要人際溝通的職業(yè)。
機器人能取代的工種,基本按照這個順序來:制造業(yè)、辦公行政人員、服務業(yè)、銷售、建筑工人等。
不過,野村綜合研究所指出,這項研究只表明電腦取代人工“技術上的可能性”,沒有考慮各種職業(yè)牽涉的勞動力供需平衡等社會因素。
機器人“解放”勞動力
研究人員指出,日本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導致勞動力短缺,“我們正在研究對引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以保持勞動力的社會影響”。
由于勞動力短缺壓力,日本在機器人研究和應用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日本企業(yè)使用工業(yè)機器人的數量已經超過25萬,居全球首位。
此外,日本擁有全球第一家機器人酒店,研發(fā)出一系列可用于搶險救災的機器人,還有外形“高度仿真”、定位為“專業(yè)演員”且已經擔任過電影女主角的情感機器人等。
不過,專家指出,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諸如數據錄入、駕駛汽車、酒店前臺服務員等工作,并不意味著人類將“無所事事”。由機器人承擔“服務性工作”的目的在于,把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多需要創(chuàng)造力、同情心等“人類特質”的“更有趣的工作”。
職業(yè)被機器人取代的概率
會計、電話營銷人員
保險人員
裁判98.3
時裝模特97.6
前臺接待員96
律師助理和初級律師94.5
餐廳服務員93.7
零售業(yè)導購員92
出租車司機、專職司機89
保安84
廚師、快餐業(yè)者81
酒吧服務生77
個人理財顧問58
農業(yè)工程師50
普通消防員17
記者11
健身教育8.5
音樂藝人和歌手7.4
花藝設計師4.7
訴訟律師3.5
建筑師1.8
作曲家1.5
教練1.3
機械工程師1.1
化妝師1
攝影師、多媒體藝術家、動畫師0.9
護士0.9
牧師0.81
考古學家0.77
小學教師0.44
心理學家0.43
醫(yī)生0.42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