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看到生物工程師將干細胞研究和3D打印技術結合在一起,這讓人感到振奮。現在,醫學研究人員有能力制造人造皮膚和肝臟組織等。這一趨勢將在未來繼續下去。
近日,西班牙的一個團隊宣布,打算用生物3D打印技術制作一個替代角膜。位于馬德里的西班牙生物醫學研究所(LaPaz Hospital)希望將能夠在5年內制造出這些3D打印的角膜,這將對無數患者的生活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由于各種不同的角膜病變,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失明。部分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角膜。現在在實驗室條件下也能制作角膜,意味著病人不再需要長時間等待合適的捐獻者出現。研究團隊的目標是開發出一種模擬人類角膜基質技術,使其能夠完全取代人類捐贈者的生物角膜,讓外科醫生可以在5天之內得到一個為病人的量身定制的全新的3D打印角膜。
這個項目基于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起的“國際Idea2全球計劃”框架下,得到了西班牙的創新和未來健康基金會(Fipse)的資助。如果成功,將會有成百上萬的人可以通過這個項目恢復視力。
這個團隊目前正在探索各種不同的選擇。他們合成一種模仿人類的角膜的聚合物細胞外基質,然后將干細胞3D打印到這個基質中,從而制造一個生物角膜。目前,3D打印系統已經完成,團隊正在致力于獲得合適的納米技術,以構建實現該技術所需的膠原矩陣,才能保證角膜透明度所需要的平行的膠原纖維。
替代角膜的干細胞取自病人的脂肪組織,這意味著它們將是對眼睛中現有組織的一種生物匹配。這種移植被稱為“自體”移植,這意味著眼睛可以識別新的3D打印角膜,就像從捐贈者身上移植一個DNA匹配一樣。才可確保移植角膜不會像人造器官移植一樣被排斥。
據研究小組負責人Maria Pazde Miguel博士介紹,在其他技術得到完善之后,每個病人的干細胞都將成為關鍵問題之一。他的研究團隊正在與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專家合作,開展了一個“非常互動”的項目,該項目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