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主辦,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所、陜西省渭南高新區管委會、北京賽迪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渭南高峰論壇暨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年會在陜西省渭南市成功舉行。
“互聯網+3D打印”,是催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非常好的形式。3D打印和傳統的制造業相結合,能夠形成各種生產模式。目前開發的3D打印技術和平臺,已經證明可以把產品的開發周期或費用降低至原來的1/3到1/10。近年來,為全面推動3D打印產業化蓬勃發展,渭南高新區圍繞3D打印產業發展創新技術鏈、完善資本鏈、健全服務鏈、培育產業鏈四大環節,全方位實施3D打印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集約式發展成就高速度
渭南高新區通過建設專業化的產業發展公共平臺,吸引聚集3D打印企業,把零星的需求集中到一起,做成“大蛋糕”。
渭南高新區圍繞3D打印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累計投資7億元,先后建成了460畝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和50畝的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產業園,著力培育3D打印產業發展數字智造產品應用創新創業孵化、3D打印項目企業生產制造及數字軟件技術云設計、云制造網絡化應用服務三大基地。
僅2017年,園區就成功獲批工信部國家3D打印產業技術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科技部國家3D打印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3D打印眾創空間4個國家級平臺和陜西省互聯網與制造業示范基地、陜西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陜西省技術轉移示范中心3個省級平臺。
“3D打印+”再添新動能
結合發展實際,渭南高新區提出了圍繞3D打印產業化示范及應用推廣為重心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的整體目標。
渭南高新區初步形成了“3D打印+航空”“3D打印+醫療”“3D打印+文創”“3D打印+鑄造”“3D打印+教育”等一系列“3D打印+”產業模式,借助3D打印技術優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引進孵化各種類型中小科技企業。目前,園區已成功孵化了陜西增材院、陜西智拓等65家企業,入駐企業總數不斷增多。
截至目前,渭南高新區3D打印培育基地累計獲得專利授權87項、版權5項,立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9個,科技成果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醫療、工業模具、文化教育等領域,其發展速度、科技含量都改變了許多人對渭南的印象。
助推地方經濟追趕超越
渭南高新區廣納3D打印產業領軍人才,分別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黃伯云,教育部長江學者黃衛東、李滌塵、趙萬華等72名材料制備專家建立了多途徑合作關。采取政府、企業、學校相結合,多層次培養3D打印創新人才和實用人才,快速形成具有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的3D打印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園區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00余人,產業化工作目前處在國內第一梯隊。
渭南高新區對率先入園區的3D打印研發專家和創業者,免費提供配套公寓、醫療服務等生活保障。對入區3D打印和新材料項目,渭南高新區推行“一門受理、全程代辦、限時送達”的服務承諾,提供了住宿、辦公、研發和生產場所。
為吸引高層次人才和企業入駐園區創新創業,渭南高新區提供土地、稅收、廠房、辦公、服務等政策優惠。此外,渭南高新區設立1億元3D打印產業政府引導基金,成立中時鼎誠投資有限公司,設立規模為2.5億元的國內第一支3D打印創投基金。同時,成立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投融資擔保機構,為3D打印裝備、軟件開發、材料研制及應用行業提供金融服務。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朱忠效表示,未來,渭南高新區將積極貫徹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精神,全力建設適宜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深入推動增材制造技術應用,計劃引進和孵化200戶以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團隊。將園區打造成創新動力強勁、創業環境優越、產業特色鮮明、企業規模聚集、品牌效應顯著的國家級3D打印產業培育示范基地。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