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將在奧地利組建全新的電動車研發中心,再一次成為新能源汽車圈的要點新聞,該中心將負責電動車電機和相關控制系統的研發工作,并有消息傳出 2020年之前為此中心投資增加至1.57億人民幣。
目前長城旗下僅擁有一款電動車,而面對中國新能源趨勢的發展,加快在電動車技術的研發速度是其當務之急。
為什么選擇與奧地利聯姻?
與奧地利聯姻不難理解,當地現有汽車制造及零部件企業700余家,年銷售收入200多億歐元。
加上關聯行業,奧地利的汽車制造業總就業人數近37萬人,提供了約1/9的工作崗位。奧地利最知名的汽車產業符號是“保時捷”和“斯太爾”。大眾甲殼蟲之父——奧地利人費迪南·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汽車從業之路在奧地利起步并在此爆得大名。
并且奧地利在電動車工程人才及專業技術、新材料和輕量化設計領域擁有雄厚實力,從而促使長城決定在此投建技術中心。
在中國即將執行的雙積分政策(不造新能源車燃油車限制銷售)影響下,長城有意擴大旗下電動車產量,同時去年也因此收購了河北御捷25%的股份。
在新能源車型方面,此前長城旗下高端品牌WEY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已經在各級車展多次露面。
長城發力新能源雖然是行業焦點,但在過去的2017年里此類的重磅新能源投資建廠的事件并不罕見,總投資金額超過千億元。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