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美國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收到了一張來自歐盟的9.97億歐元(合12.3億美元)巨額罰單。消息曝出后,高通股價在午盤交易中下跌了1.35%,至67.42美元。
據悉,此前為了確保iPhone和iPad只使用它的芯片,高通用2011年的一份協議“捆綁”了蘋果,協議稱如果蘋果將其作為獨家芯片供應商,將可以得到“高額”款項和回扣。
蘋果曾希望放棄高通轉向微軟(2016年左右開始在iPhone 7系列上使用部分英特爾調制解調器),但與高通協議2016年9月才會到期。目前,與蘋果簽訂的合同已經不再生效,高通面臨來自英特爾、微軟等其他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不承認壟斷“捆綁” 高通稱將立即上訴
對歐盟的這一決定,高通表示極力反對,提出立即上訴。
歐盟委員會方面則表示,2015年起就發起了調查,包括高通在2011-2016年間的違規操作對競爭和創新帶來的損害,并稱調查已經考慮了高通在LTE基帶芯片組中的市場主導地位。委員會表示,這筆罰款占高通2017年營業額的4.9%。
高通需要需要在上訴期間發行罰款戰前,而這可能會導致本季度的費用支出增加。去年,高通因專利授權方式不公,被中國臺灣監管機構罰款7.74億美元,加上中國大陸和韓國的罰款,高達20多億美元。
加大博通敵意收購勝算
相關報道分析,歐盟的這一決定將讓高通更容易受到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1030億美元敵意收購的沖擊,后者表示如若收購成功將平息與蘋果之間的糾紛。
而此前不久,歐盟剛剛通過了高通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該交易有待中國方面批準,部分投資者希望獲得更高股價。
事實上,各大貿易委員會都在盯緊高通。歐盟此前已向高通發出了兩份“異議聲明”——如果高通被裁定違反了歐盟反壟斷法,可能面臨最高相當于其全球年收入10%的罰款,并被要求調整商業行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去年年初也指控高通拒絕向一些競爭對手授權標準要素專利,而且與蘋果達成了獨家協議。
比較利好的消息是,中國的一些手機制造商并不希望博通收購高通,擔心變數加大,未來產品會漲價。在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上,中國手機廠商的“半壁江山”都紛紛為高通站臺,稱惡意收購屬資本趨利不利創新。Oppo、Vivo、小米都是高通的重要客戶,高通對這三家的晶片總發貨量幾乎是對蘋果的兩倍。
蘋果與高通關系微妙
歐盟反壟斷機構主席Vestager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于蘋果公司來說,這不會有什么影響。
但繞不開的是,因為這樁罰款,蘋果和高通同時陷入了高通商業實踐的法律爭論中,高通公司一年前開始提起訴訟,蘋果提出高通應當支付高達10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這樣的裁決將為蘋果公司提供法律背書,因為現在蘋果在全球范圍內起訴高通。從北京到加州,蘋果控告高通的“排外政策和過度的版權費”,這使得在過去幾年間蘋果多花費了數十億美金。
相比高通而言,此前針對英特爾芯片、谷歌搜索服務壟斷的罰款更為嚴重。2009年,英特爾被指“賄賂”電腦制造商以保證大部分芯片從它那里購買,后被歐盟開出10億歐元天價罰單。而谷歌則在去年時因搜索引擎服務“作弊”被開出24億歐元罰單。
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反壟斷機構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將與高通達成協議,另一起案件涉及英國電話軟件制造商Icera,后者后來被Nvidia Corp收購——歐盟懷疑2009年至2011年間,高通將基帶芯片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給兩家客戶,目的是迫使(競爭對手)Icera退出市場。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