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到來,而對整個3D打印行業來說,新一輪的“戰爭”又將上演。在已成為歷史的2015年里,這個行業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波動與轉折,并將在嶄新的一年煥發生機。2016,將有一大批出人意料的公司走進3D打印的大隊伍,他們有的屬于極富潛力的創業公司,有的屬于深耕其他行業多年并中途轉行擁有雄厚背景的大公司,還有的是持續在為3D打印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司。據最新行業預測報導,2016將是3D打印的一個真正爆發時期,其爆發的源頭毋庸置疑將來自這些公司!
NO.1 惠普
作為一家擁有雄厚技術與經濟背景的高科技公司,惠普突然宣布進入3D打印行業的消息著實令人措手不及。在去年11月惠普分拆之后,惠普分公司打算全力研發3D打印技術,力求在此行業嶄露頭角。而其他一些大公司見惠普此舉,也紛紛進入3D打印行業分一杯羹,代表性的公司有:日本的東芝,韓國的三星,美國的微軟等。如今,惠普攜帶著即將問世的多射流熔融技術(MJF),宣稱要在新的一年里在全球市場打出一片天地。若MJF真如其所宣稱的那樣強大,3D打印行業將在今年真正會出現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混戰”。
據悉,多年前惠普公司就開始未雨綢繆:早在2008年,惠普就與Autodesk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把Spark平臺整合進他們的MJF技術里,Autodesk與惠普建立了強大、獨一無二的全球聯盟;2010年1月,據國外媒體報道,惠普公司與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Stratasys簽約,意在進軍3D打印機市場,而且Stratasys將在今年后半年著手進行惠普3D打印機的生產;2015年10月,惠普聯合微軟、Netfabb等巨頭,推出一個新的3D打印聯盟3MF,在這個聯盟里業界領袖將匯聚一堂,開發出了一個標準的3D交換和打印格式,同時共同制訂一個關于開放源碼和開放許可的框架;而去年11月,惠普正式分拆為兩家公司,由HP Inc. 全面負責3D打印業務的發展和規劃。
從這一系列大動作都可以看出惠普的深謀遠慮:一方面規劃布局3D打印行業多年,與各大相關公司開展合作;另一方面,全力研發最新的革命性技術,創建新的行業標準。相信惠普作為“半路出家” 3D打印行業的公司代表,能夠在2016年將行業帶入高潮。
NO.2 Stratasys公司
面對惠普公司的強勢跟進,Stratasys公司早有準備。據悉,在2015年早期,Stratasys公司就已經做好了與惠普公司合作的決定,并在不久后簽訂協議,由惠普公司做產品研發,并由Stratasys來代工生產。從品牌獨立性方面來說,這雖然看起來不太公平,但能夠看出,雙方都做出了些許的讓步,畢竟多一個對手不如多一個朋友。
不僅如此,Stratasys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長遠性規劃。利用自己在3D打印產業耕耘多年的經驗,Stratasys成功對歐美一些國家的模具公司進行了技術轉型,打開了歐美模具市場,Stratasys將在世界模具工業一展宏圖;另一方面,為了不輸給競爭對手,Stratasys也推出了教育服務計劃:2015年12月9日,3D打印巨頭Stratasys公司宣布與新加坡科學館合作,共同在新加坡小學、中學和初級學院推介3D設計和3D打印學習項目,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和接觸到3D打印,并教授他們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場的中國,Stratasys也當然不會放棄。不久前, Stratasys Ltd.中國分公司宣布與兩家領先企業 --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臨三維)和北京億達四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億達四方)正式開啟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開拓中國本地市場。通過此次合作,Stratasys旨在擴展其專業的3D打印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該地區各個行業日益增長的3D打印需求,并為客戶提供更佳的技術支持和服務。通過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一些行業公司合作,能夠助力Stratasys更進一步的打開中國這塊大市場。
NO.3 Makerbot公司
曾經在世界3D打印市場馳騁江湖的巨頭Makerbot,在過去兩年里遭到重創并一度成為母公司Stratasys的“累贅”。雖然經歷了各種改革,比如重新擴建工廠并加強測試力度,但失去的信譽并非那么容易挽回。
據悉,Makerbot正是由于其第五代MakerBot 3D打印機上使用了有著致命缺陷的智能擠出機,導致機器故障率飆升而被消費者屢屢投訴并吃上了大官司。但如今,在其母公司Stratasys的支持下,MakerBot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洗牌,新CEO Jonathan Jaglom一上任就立馬重組了管理層,并且對公司進行了大裁員。帶來的效果是:Makerbot發布了其經過改進的智能擠出機Smart Extruder+,力圖通過這款經過超長時間測試并使用的全新設計來挽回曾經失去的信譽。
在消費領域遭受重創后,Makerbot似乎想忘掉過去,重新審視未來。據悉,Makerbot宣稱不再進軍消費者行業轉而將業務方向定位為服務于教育機構和一些專業設計人群。在其母公司Stratasys的支持之下,重返戰場的Makerbot無疑會為走出“質量門”卯足干勁。。
NO.4 3DSystems公司
2015是世界3D打印產業動蕩不安的一年,就連老牌3D打印國際性企業3DSystems也難逃“魔咒”。該公司在這一年里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甚至被迫停售消費級3D打印部分產品。而且公司CEO 的離職也導致了3DSystems后續經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但這些都不能阻止這家國際3D打印大鱷繼續擴大全球市場規模,力求用新技術來主導整個產業發展方向的進程。
在2016舉行的CES展會上,3DSystems可謂是大放光彩。其不斷革新的3D打印機多噴頭打?。∕JP)系列推出了具有高產能的新型打印機ProJet MJP 3600系列、具有多材料打印能力的ProJet MJP 5500X、適于辦公環境的經濟型ProJet MJP 2500系列等三款最新機型。不僅如此,還推出了一款直接金屬3D打印機ProX DMP 320,它具有高精度、高打印輸出的特點,并且針對化學純鈦、不銹鋼和鎳超合金部件進行了優化,該公司宣稱其強大的性能為金屬3D打印技術的生產能力建立了一套新標準。
同時,3DSystems的技術革命還不止如此,在CES上他們推出了一款“新玩意兒”:SLA-bot-1 3D打印機器人。這是一款全新的以機械臂為主導的3D打印產品,能夠由機械臂來完成三維空間的運動,而且打印精度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目前還未曾聽說過國際上有哪家公司開發出此種產品,作為3D打印技術的創始者,此種革命性的技術再度由3DSystems開發出來可謂是實至名歸。由此看來,3DSystems為了迎接2016年3D打印產業的“大混戰”,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此次CES上將其最新產品陸續推出也是在提前表決心。
NO.5 Materialise公司
Materialise是一家全球性的3D打印解決方案與產品服務商,近年來對世界3D打印產業做出了許多突出貢獻。他們不僅成功幫助國際上大大小小的3D打印企業解決了軟件和設備以及技術難題,而且與各大國際性制造業服務商進行頻繁合作,屢創佳績,令3D打印在汽車,航空航天,工業制造,醫療等領域有了顯著的進步。
據悉,該公司擁有自己龐大的3D打印“加工廠”,不僅提供3D打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檢測,而且擁有各種“高大上”的3D打印設備,這為其不斷開拓國際技術服務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新的一年里,Materialise聲稱將跟隨著國際各大3D打印企業的腳步一起將3D打印帶入高潮,力求在各行各業能夠有更多的進展,而該公司將在2016年加大教育,醫療以及汽車等領域的開拓力度。Materialise在整個3D打印產業發展中不可或缺,是串聯全球3D打印產業的重要企業,隨著3D打印技術的更進一步推廣,Materialise公司也將逐漸走向輝煌。
NO.6 四川藍光英諾
今年10月25日,四川藍光英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召開發布會,宣布公司旗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且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3D生物打印血管項目獲得重大突破,藍光英諾發明的全球首創3D生物血管打印機成功問世。自從開發了革命性的3D打印設備“3D血管打印機”之后,藍光英諾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這是世界生物科學和醫療科學史上的一巨大進步,對未來的醫療與生物科學研究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擁有雄厚經濟與技術實力的藍光英諾并沒有止步,在血管打印技術之后,藍光英諾還自主研發了健康云平臺、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機和打印后處理系統,搭建完善的3D生物打印技術平臺,完成全產業鏈布局為精準醫療提供系統服務,引領3D生物打印行業新方向,向社會提供符合全民個性化健康定制需要的解決方案。
在未來,藍光英諾將借助其獨創的醫療影像云平臺、生物墨汁、生物打印機和打印后處理系統四大核心技術體系,建立3D生物打印創新鏈,和世界范圍內各大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共同拓展3D生物打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并由此產生滿足個性化健康需求的產業鏈,推動大健康產業的規?;l展,從而實現中國醫療產業的智能化,科技化,真正做到將這一擁有巨大潛力的技術推向國際市場。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