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內存、面板、被動組件等零組件價格一路飆漲,推升智能手機廠成本墊高。從今年開春趨勢來看,雖然部分內存和面板價格松動,但次要的被動組件、二極管等價格仍在微增,今年手機廠成本壓力雖稍有紓解,還是處于相對高水位。
去年包括內存、面板、被動組件等都因供應緊缺,帶動價格逐季走高,導致手機、PC、電視等終端設備商成本壓力大增。 單是內存和面板兩大關鍵零組件,就造成去年每臺手機成本多了至少60美元。
對智能手機品牌廠而言,原已面臨產業高原期壓力,成長必須靠搶對手市場份額,競爭進入廝殺狀態;偏偏制造成本大增,被迫調高售價,挑戰消費者的底線。
像蘋果十周年紀念機種iPhone X成為史上最貴機種,過去多將旗艦機種訂在人民幣2,500元左右、順利在市場竄出的OPPO、vivo,去年下半年旗艦機種起跳價直逼人民幣3,000元。
事實證明,消費者不為高價機型埋單,導致旗艦機種賣不動,品牌廠去年出貨量逐季下修。
手機報在線已同步入駐:鳳凰號、今日頭條、企鵝自媒體、網易號、一點資訊、搜狐自媒體、新浪財經頭條、UC頭條、天天快報、界面等自媒體平臺。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