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調機構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由于Android陣營目前尚未開發出能完全取代指紋識別的生物識別技術,預期指紋識別依然會是大部分手機的首選,加上顯示區內指紋識別技術的突破,預估將帶動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指紋識別滲透率達六成。
拓墣指出,自蘋果收購Authentic并從2013年開始陸續于自家iPhone、iPad導入指紋識別技術后,Android陣營在這幾年當中,也大量采用指紋識別技術用以手機解鎖及移動支付。然而,在2017年掀起的全屏風潮影響下,除蘋果改以Face ID取代Touch ID的生物識別外,也使得Android陣營的生物識別策略出現變化。
事實上,自智能手機導入指紋識別技術以來,市場皆以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案為主,但因為全屏智能手機的正面空間已不能滿足消費者期望的前置指紋識別,故指紋識別陣營近年來皆以顯示區內指紋識別技術為研發重點方向。
指紋識別大廠Synaptics除了在2016年底便發布屏下(Under Glass)光學式指紋識別方案,來克服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不足以穿透手機蓋板玻璃的先天限制,近日亦發布針對AMOLED面板設計顯示區內指紋識別技術。
Synaptics近年開始積極投入顯示區內指紋識別技術開發,競爭者匯頂(Goodix)近期亦積極送樣于各大手機廠商;高通則在2017年與Vivo合作展出超聲波式的指紋識別方案。
觀察手機品牌的導入狀況,除自有AMOLED面板產能的韓國品牌三星、LG以外,中國品牌如OPPO、Vivo、魅族、金立、小米、華為等均有機會在2018年導入支持AMOLED面板的顯示區內指紋識別技術。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