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P Vantage發布了醫藥行業2018前瞻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制藥行業的研發線日趨老化,以及一些大型藥企遭受生物類似藥的威脅,2018年行業并購可能會出現上升的趨勢。
報告預測,風險融資將會迎來又一個創紀錄的年份,首次公開募股(IPO)將繼續敞開大門。報告總結道,隨著藥品定價的問題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受到外界密切關注的研發資產和重要新藥的推出(尤其是在腫瘤免疫和罕見病領域)將為明年的醫藥市場定下主基調。
并購交易:
制藥巨頭重新活躍
報告強調,美國稅制改革的通過(其中包括對回流資金的減稅)可能會推動新一輪并購行動,扭轉2017年的低迷氛圍。2017年,制藥行業的重大并購交易只有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以119億美元收購Kite制藥,以及強生(Johnson & Johnson)以300億美元收購愛可泰隆(Actelion)。
圖1 2013-2017前3季度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情況
圖2 2013-2017年不同規模的并購交易分布情況
2018年的潛在收購者,預計會是一些大型制藥企業,其中市場猜測較多的是輝瑞(Pfizer)可能收購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
強化產品研發線的需求也可能會吸引其它各方進入交易市場。但是,如果收購目標的估值仍然處于高位,行業也可能會表現出一向以來采取的謹慎態度。一些行業觀察人士預計會出現大量的股票回購行動。
藥價壓力:
更多治療領域承壓
這份報告還回顧了過去一年來圍繞藥品定價問題展開的爭論是如何演變的。年初,隨著新領導人入駐白宮,外界擔心藥品價格會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制藥行業是幸運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復無常的目光已經轉向了其它緊迫的問題。
圖3 2018年暢銷藥物Top 10
圖4 2018年藥品銷售十強企業
由于在全美范圍內幾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藥品定價問題已經轉移到州一級層面。但報告強調,2018年藥品支付方的強勢地位不太可能會減弱,糖尿病和呼吸系統以外的治療領域也有可能面臨壓力。
圖5 2018年預期銷售額增長最多的五大藥物
圖6 2018年預期銷售額增加最多的五大藥企
新藥表現:
市場環境不利爆發
2018年上市的新藥可能會給藥品支付方帶來進一步的挑戰。特別是Spark公司的基因藥物Luxturna登陸美國市場,Ionis公司開發的RNA藥物inotersen可能會在2018年11月上市,這兩只產品有可能會被設置較高的醫保報銷門檻。
首批CAR-T藥物的市場表現也將是2018年最受外界關注的話題之一,這些創新產品讓人寄予厚望。
然而,包括Entresto和PCSK9抑制劑在內的一些創新藥銷售進展緩慢的問題也提醒人們,市場分析人士樂觀的預期可能還需要考慮當前這個對成本費用敏感的市場環境因素。
圖7 預計2018年表現最搶眼的新藥
從制藥行業的積極面來看,創新藥物的上市浪潮似乎將會持續下去,因為FDA對新藥的審批還遠沒有到剎車的地步。
盡管就任FDA局長一職時間較短,但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已經受到了業界的廣泛好評。因為FDA正在加快審批步伐,2017年批準上市的新藥達到46只。
藥物研發:
聚焦I-O領域關鍵試驗
展望2018年,制藥行業的大部分創新活動將繼續聚焦在白熱化的腫瘤免疫(I-O)領域。制藥公司正在利用創新性靶標(比如IDO,Lag3和CSF-1R)對一些重要的I-O組合藥物開展試驗工作,這些試驗結果將會得到外界的密切關注。與此同時,制藥公司針對一線肺癌治療的試驗結果也將廣受外界關注,其中包括百時美施貴寶從Checkmate-227研究中獲取的數據,阿斯利康(Astrazeneca)Mystic試驗獲得的總體生存結果,以及羅氏(Roche)從Impower-150試驗得出的完整數據。
毫無疑問,這些試驗結果將會對整個I-O領域的競爭定下基調,制藥公司在這個領域投下了巨資。目前來看I-O領域2018年的前景充滿光明,最終表現取決于制藥行業在臨床試驗上持續不斷地取得成功。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